用app inventor做什么生活app

时间: 2023-10-03 12:05:43 浏览: 93
使用App Inventor可以制作各种生活应用程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用程序示例: 1. 食谱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查看各种食谱,根据所选材料和饮食习惯过滤搜索结果,并查看详细的食谱说明和烹饪步骤。 2. 健身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记录他们的健身计划和进度,包括每日的运动量,热量消耗和体重变化等等,并提供健身建议和营养指导。 3. 天气应用程序:可以显示实时的天气信息和预报,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等,同时提供天气预警和紧急情况通知。 4. 日程安排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记录他们的日程安排,包括会议,约会,生日,提醒等等,并提供提醒功能和日历同步。 5. 购物清单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创建购物清单,包括购买物品,价格,数量等等,并提供扫描商品条码,价格比较和优惠券使用等功能。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应用程序示例,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和制作其他应用程序。
相关问题

app inventor调用旷世科技用App Inventor做一个人脸识别的app

使用App Inventor开发一个人脸识别的app需要涉及到图像识别的技术,因此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图像识别API。其中,旷世科技也提供了人脸识别的API,可以用于开发人脸识别的App。 以下是使用旷世科技的人脸识别API实现人脸识别的步骤: 1. 在旷世科技平台注册账号,创建应用,获取App ID和API Key。 2. 在App Inventor中创建一个新项目,添加组件“Web”。 3. 设置Web组件的属性,将URL属性设置为旷世科技提供的人脸识别API的请求地址,并将App ID和API Key作为参数传递。例如: https://api-cn.faceplusplus.com/facepp/v3/detect?api_key=API_KEY&api_secret=API_SECRET&image_base64=IMAGE_BASE64&return_attributes=gender,age,smiling,emotion,ethnicity,beauty,skinstatus 其中,API_KEY和API_SECRET是通过旷世科技平台获取的,IMAGE_BASE64是待识别的图片的Base64编码格式。 4. 在App Inventor中添加组件“Camera”,用于拍摄照片。 5. 在App Inventor中添加组件“Canvas”,用于显示拍摄的照片和识别结果。 6. 编写App Inventor代码,实现拍摄照片、将照片转换为Base64格式、发送请求到旷世科技平台、解析返回结果、在Canvas上显示结果等功能。 7. 在App Inventor中测试并调试App。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旷世科技平台的人脸识别API需要申请开通并获取相应权限,同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原则。

app inventor调用图像识别_用App Inventor做一个人脸识别的app

使用 App Inventor 进行图像识别需要借助第三方 API,这里以使用百度人脸识别 API 为例。 1. 注册百度云账号并创建人脸识别应用,获取 API Key 和 Secret Key; 2. 在 App Inventor 中导入 Web 模块,配置 Web1 的属性 URL 为百度人脸识别 API 的请求地址,Method 为 POST; 3. 在 App Inventor 中导入 Camera 模块,配置 Camera1 的属性 Quality 为高; 4. 添加按钮组件,编写按钮 Click 事件处理程序,将 Camera1 拍摄的照片作为参数传递给 Web1 的 PostText 属性,同时在 Header 中设置 API Key 和 Secret Key; 5. 在 Web1 的 GotText 事件处理程序中解析百度人脸识别 API 的响应结果,获取人脸识别结果。 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以下代码: ``` // 导入 Web 模块 import com.google.appinventor.components.runtime.Web; // 导入 Camera 模块 import com.google.appinventor.components.runtime.Camera;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 声明组件 private Camera camera1; private Web web1;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初始化组件 camera1 = (Camera) findViewById(R.id.camera1); web1 = (Web) findViewById(R.id.web1); // 设置 Web1 的属性 web1.Url("https://aip.baidubce.com/rest/2.0/face/v3/detect"); web1.Method("POST"); web1.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设置 Camera1 的属性 camera1.Quality(Camera.Quality_HIGH); } // 按钮 Click 事件处理程序 public void button1_Click(View view) { // 获取 Camera1 的照片 Bitmap bitmap = camera1.getCameraImage(); // 将照片转换为 Base64 编码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bitmap.compress(Bitmap.CompressFormat.JPEG, 100, baos); byte[] bytes = baos.toByteArray(); String base64 = Base64.encodeToString(bytes, Base64.DEFAULT); // 设置 Web1 的 Header web1.Headers("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web1.Headers("Accept:application/json"); web1.Headers("Authorization:Bearer " + API_KEY); // 设置 Web1 的 PostText 属性 web1.PostText("{\"image\":\"" + base64 + "\",\"image_type\":\"BASE64\",\"face_field\":\"age,gender,beauty,expression,face_shape,emotion\"}"); // 发送请求 web1.Go(); } // Web1 的 GotText 事件处理程序 public void web1_GotText(String responseText) { try { // 解析响应结果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responseText); JSONArray jsonArray = jsonObject.getJSONArray("result"); JSONObject resultObject = jsonArray.getJSONObject(0); JSONObject faceObject = resultObject.getJSONObject("face_list").getJSONObject(0); int age = faceObject.getInt("age"); String gender = faceObject.getString("gender"); double beauty = faceObject.getDouble("beauty"); String expression = faceObject.getJSONObject("expression").getString("type"); String faceShape = faceObject.getJSONObject("face_shape").getString("type"); String emotion = faceObject.getJSONObject("emotion").getString("type"); // 显示人脸识别结果 Toast.makeText(this, "年龄:" + age + "\n性别:" + gender + "\n颜值:" + beauty + "\n表情:" + expression + "\n脸型:" + faceShape + "\n情绪:" + emotion, Toast.LENGTH_LONG).show(); } catch (JS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注意: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性能等问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pdf
中文名: 使用App Inventor创建自己的Android应用程序 原名: App Inventor: Create Your Own Android Apps 作者: David Wolber Hal Abelson Ellen Spertus Liz Looney 资源格式: PDF 出版社: O'Reilly书号: 978-1449397487发行时间: 2011年05月10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文 简介: 内容介绍: You can create your own apps for Android phones—and it's easy to do. This extraordinary book introduces App Inventor for Android, a powerful visual tool that lets anyone build apps for Android-based devices. Learn the basics of App Inventor with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for more than a dozen fun projects, such as creating location-aware apps, data storage, and apps that include decision-making logic. 作为一种“所见即所得”的工具,App Inventor 是一个基于网页的开发环境。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引用了项目带头人Harold Abelson(MIT教授)的话:“App Inventor编写的应用程序或许不是很完美,但它们却是普通人都能做的,而且通常是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那么,会不会今后成千上万的Android用户都会为自己的设备编写应用程序呢?说不准。 尽管App Inventor号称是面向‘所有人’的开发环境,你仍旧要花时间学习它,才能真正的顺畅使用。不过学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示例、文档都还不够充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App Inventor中的组件种类还不够多,如果‘普通人’去使用App Inventor,却没有自己要的组件,或许他就不得不放弃了。Google称他们在努力丰富组件库,而且Component Developer Kit(组件开发工具包)可能会让组件数目迅速增加(译者注:或许未来 的组件库将和WordPress的插件库类似)。但现在,你可以先去熟悉各种功能,到时候你就可以使用App Inventor编写出色的应用了。 目录: Chapter 1 Hello Purr 12 Customizable Apps Chapter 2 PaintPot Chapter 3 MoleMash Chapter 4 No Texting While Driving Chapter 5 Ladybug Chase Chapter 6 Paris Map Tour Chapter 7 Android, Where’s My Car? Chapter 8 Presidents Quiz Chapter 9 Xylophone Chapter 10 MakeQuiz and TakeQuiz Chapter 11 Broadcast Hub Chapter 12 NXT Remote Control Chapter 13 Amazon at the Bookstore Inventor’s Manual Chapter 14 Understanding an App’s Architecture Chapter 15 Engineering and Debugging an App Chapter 16 Programming Your App’s Memory Chapter 17 Creating Animated Apps Chapter 18 Programming Your App to Make Decisions: Conditional Blocks Chapter 19 Programming Lists of Data Chapter 20 Repeating Blocks: Iteration Chapter 21 Defining Procedures: Reusing Blocks Chapter 22 Working with Databases Chapter 23 Reading and Responding to Sensors Chapter 24 Communicating with Web APIs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MIT App Inventor 最简单蓝牙连接.docx

下面是使用 MIT App Inventor 实现蓝牙连接的详细教程。 一、硬件准备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蓝牙从机模块 HC-06,这是一个常见的蓝牙模块,能够提供蓝牙连接功能。 二、软件准备 1. 在线软件网站:...
recommend-type

S变换+Sockwell R G , Mansinha L , Lowe R P . Localization of the complex spectrum: the S transformJ

s变换用的高斯窗函数( 高斯窗是指数窗的一种,它也无负的旁瓣,而且没有旁瓣波动,因而不回引起计算谱中假的极大值或极小值,而且高斯窗频率窗函数的主瓣比指数窗的主瓣窄,分辨率比指数窗有所提高。
recommend-type

HTML挑战:30天技术学习之旅

资源摘要信息: "desafio-30dias" 标题 "desafio-30dias" 暗示这可能是一个与挑战或训练相关的项目,这在编程和学习新技能的上下文中相当常见。标题中的数字“30”很可能表明这个挑战涉及为期30天的时间框架。此外,由于标题是西班牙语,我们可以推测这个项目可能起源于或至少是针对西班牙语使用者的社区。标题本身没有透露技术上的具体内容,但挑战通常涉及一系列任务,旨在提升个人的某项技能或知识水平。 描述 "desafio-30dias" 并没有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它重复了标题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从中获得关于项目具体细节的额外信息。描述通常用于详细说明项目的性质、目标和期望成果,但由于这里没有具体描述,我们只能依靠标题和相关标签进行推测。 标签 "HTML" 表明这个挑战很可能与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有关。HTML是构成网页和网页应用基础的标记语言,用于创建和定义内容的结构、格式和语义。由于标签指定了HTML,我们可以合理假设这个30天挑战的目的是学习或提升HTML技能。它可能包含创建网页、实现网页设计、理解HTML5的新特性等方面的任务。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 "desafio-30dias-master" 指向了一个可能包含挑战相关材料的压缩文件。文件名中的“master”表明这可能是一个主文件或包含最终版本材料的文件夹。通常,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中,“master”分支代表项目的主分支,用于存放项目的稳定版本。考虑到这个文件名称的格式,它可能是一个包含所有相关文件和资源的ZIP或RAR压缩文件。 结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个30天挑战可能涉及了一系列的编程任务和练习,旨在通过实践项目来提高对HTML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些任务可能包括设计和开发静态和动态网页,学习如何使用HTML5增强网页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以及如何将HTML与CSS(层叠样式表)和JavaScript等其他技术结合,制作出丰富的交互式网站。 综上所述,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为期30天的HTML学习计划,设计给希望提升前端开发能力的开发者,尤其是那些对HTML基础和最新标准感兴趣的人。挑战可能包含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鼓励参与者通过构建实际项目来学习和巩固知识点。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参与者可以提高在现代网页开发环境中的竞争力,为创建更加复杂和引人入胜的网页打下坚实的基础。
recommend-type

【CodeBlocks精通指南】:一步到位安装wxWidgets库(新手必备)

![【CodeBlocks精通指南】:一步到位安装wxWidgets库(新手必备)](https://www.debugpoint.com/wp-content/uploads/2020/07/wxwidgets.jpg) # 摘要 本文旨在为使用CodeBlocks和wxWidgets库的开发者提供详细的安装、配置、实践操作指南和性能优化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CodeBlocks和wxWidgets库的基本概念和安装流程,然后深入探讨了CodeBlocks的高级功能定制和wxWidgets的架构特性。随后,通过实践操作章节,指导读者如何创建和运行一个wxWidgets项目,包括界面设计、事件
recommend-type

andorid studio 配置ERROR: Cause: unable to find valid certification path to requested target

### 解决 Android Studio SSL 证书验证问题 当遇到 `unable to find valid certification path` 错误时,这通常意味着 Java 运行环境无法识别服务器提供的 SSL 证书。解决方案涉及更新本地的信任库或调整项目中的网络请求设置。 #### 方法一:安装自定义 CA 证书到 JDK 中 对于企业内部使用的私有 CA 颁发的证书,可以将其导入至 JRE 的信任库中: 1. 获取 `.crt` 或者 `.cer` 文件形式的企业根证书; 2. 使用命令行工具 keytool 将其加入 cacerts 文件内: ```
recommend-type

VC++实现文件顺序读写操作的技巧与实践

资源摘要信息:"vc++文件的顺序读写操作" 在计算机编程中,文件的顺序读写操作是最基础的操作之一,尤其在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时,了解和掌握文件的顺序读写操作是十分重要的。在Microsoft的Visual C++(简称VC++)开发环境中,可以通过标准库中的文件操作函数来实现顺序读写功能。 ### 文件顺序读写基础 顺序读写指的是从文件的开始处逐个读取或写入数据,直到文件结束。这与随机读写不同,后者可以任意位置读取或写入数据。顺序读写操作通常用于处理日志文件、文本文件等不需要频繁随机访问的文件。 ### VC++中的文件流类 在VC++中,顺序读写操作主要使用的是C++标准库中的fstream类,包括ifstream(用于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和ofstream(用于向文件写入数据)两个类。这两个类都是从fstream类继承而来,提供了基本的文件操作功能。 ### 实现文件顺序读写操作的步骤 1. **包含必要的头文件**:要进行文件操作,首先需要包含fstream头文件。 ```cpp #include <fstream> ``` 2. **创建文件流对象**:创建ifstream或ofstream对象,用于打开文件。 ```cpp ifstream inFile("example.txt"); // 用于读操作 ofstream outFile("example.txt"); // 用于写操作 ``` 3. **打开文件**:使用文件流对象的成员函数open()来打开文件。如果不需要在创建对象时指定文件路径,也可以在对象创建后调用open()。 ```cpp inFile.open("example.txt", std::ios::in); // 以读模式打开 outFile.open("example.txt", std::ios::out); // 以写模式打开 ``` 4. **读写数据**:使用文件流对象的成员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或写入。对于读操作,可以使用 >> 运算符、get()、read()等方法;对于写操作,可以使用 << 运算符、write()等方法。 ```cpp // 读取操作示例 char c; while (inFile >> c) { // 处理读取的数据c } // 写入操作示例 const char *text = "Hello, World!"; outFile << text; ``` 5. **关闭文件**:操作完成后,应关闭文件,释放资源。 ```cpp inFile.close(); outFile.close(); ``` ### 文件顺序读写的注意事项 - 在进行文件读写之前,需要确保文件确实存在,且程序有足够的权限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 使用文件流进行读写时,应注意文件流的错误状态。例如,在读取完文件后,应检查文件流是否到达文件末尾(failbit)。 - 在写入文件时,如果目标文件不存在,某些open()操作会自动创建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open()操作则会清空原文件内容,除非使用了追加模式(std::ios::app)。 - 对于大文件的读写,应考虑内存使用情况,避免一次性读取过多数据导致内存溢出。 - 在程序结束前,应该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流。虽然文件流对象的析构函数会自动关闭文件,但显式调用close()是一个好习惯。 ### 常用的文件操作函数 - `open()`:打开文件。 - `close()`:关闭文件。 - `read()`:从文件读取数据到缓冲区。 - `write()`:向文件写入数据。 - `tellg()` 和 `tellp()`:分别返回当前读取位置和写入位置。 - `seekg()` 和 `seekp()`:设置文件流的位置。 ### 总结 在VC++中实现顺序读写操作,是进行文件处理和数据持久化的基础。通过使用C++的标准库中的fstream类,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读写操作。掌握文件顺序读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处理数据文件,还可以加深我们对C++语言和文件I/O操作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文件操作时,合理管理和异常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程序的健壮性和数据的安全。
recommend-type

【大数据时代必备:Hadoop框架深度解析】:掌握核心组件,开启数据科学之旅

![【大数据时代必备:Hadoop框架深度解析】:掌握核心组件,开启数据科学之旅](https://media.licdn.com/dms/image/C4E12AQGM8ZXs7WruGA/article-cover_image-shrink_600_2000/0/1601775240690?e=2147483647&v=beta&t=9j23mUG6vOHnuI7voc6kzoWy5mGsMjHvqq5ZboqBjjo) # 摘要 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框架,在大数据处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Hadoop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其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深入分
recommend-type

opencv的demo程序

### OpenCV 示例程序 #### 图像读取与显示 下面展示如何使用 Python 接口来加载并显示一张图片: ```python import cv2 # 加载图像 img = cv2.imread('path_to_image.jpg') # 创建窗口用于显示图像 cv2.namedWindow('image', cv2.WINDOW_AUTOSIZE) # 显示图像 cv2.imshow('image', img) # 等待按键事件 cv2.waitKey(0) # 销毁所有创建的窗口 cv2.destroyAllWindows() ``` 这段代码展示了最基本的图
recommend-type

NeuronTransportIGA: 使用IGA进行神经元材料传输模拟

资源摘要信息:"matlab提取文件要素代码-NeuronTransportIGA:该软件包使用等几何分析(IGA)在神经元的复杂几何形状中执行材料传输模拟" 标题中提到的"NeuronTransportIGA"是一个使用等几何分析(Isogeometric Analysis, IGA)技术的软件包,该技术在处理神经元这样复杂的几何形状时进行材料传输模拟。等几何分析是一种新兴的数值分析方法,它利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相同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了在仿真中处理复杂几何结构的精确性和效率。 描述中详细介绍了NeuronTransportIGA软件包的使用流程,其中包括网格生成、控制网格文件的创建和仿真工作的执行。具体步骤包括: 1. 网格生成(Matlab):首先,需要使用Matlab代码对神经元骨架进行平滑处理,并生成用于IGA仿真的六面体控制网格。这里所指的“神经元骨架信息”通常以.swc格式存储,它是一种描述神经元三维形态的文件格式。网格生成依赖于一系列参数,这些参数定义在mesh_parameter.txt文件中。 2. 控制网格文件的创建: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生成的控制网格文件是.vtk格式的,通常用于可视化和分析。其中,controlmesh.vtk就是最终生成的六面体控制网格文件。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下载相关代码文件,并放置在meshgeneration目录中。接着,使用TreeSmooth.m代码来平滑输入的神经元骨架信息,并生成一个-smooth.swc文件。TreeSmooth.m脚本允许用户在其中设置平滑参数,影响神经元骨架的平滑程度。 接着,使用Hexmesh_main.m代码来基于平滑后的神经元骨架生成六面体网格。Hexmesh_main.m脚本同样需要用户设置网格参数,以及输入/输出路径,以完成网格的生成和分叉精修。 此外,描述中也提到了需要注意的“笔记”,虽然具体笔记内容未给出,但通常这类笔记会涉及到软件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优化提示或特殊设置等。 从标签信息“系统开源”可以得知,NeuronTransportIGA是一个开源软件包。开源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该软件,这对于学术研究和科学计算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促进了研究者之间的协作和知识共享。 最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为"NeuronTransportIGA-master",这表明了这是一个版本控制的源代码包,可能使用了Git版本控制系统,其中"master"通常是指默认的、稳定的代码分支。 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NeuronTransportIGA软件包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还代表了一个研究领域——即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神经元中的物质传输进行模拟。该软件包的开发和维护为神经科学、生物物理学和数值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便利。
recommend-type

【Linux多系统管理大揭秘】:专家级技巧助你轻松驾驭

![【Linux多系统管理大揭秘】:专家级技巧助你轻松驾驭](https://www.geima.es/images/slides/virtualizacion-sistemas-y-servidores_01.jpg)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Linux多系统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首先概述了多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随后详细探讨了多系统的安装与启动流程,包括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各主流Linux发行版的安装方法以及启动管理器GRUB2的配置。接下来,文章深入分析了Linux多系统间文件共享与数据迁移的策略,特别是NTFS与Linux文件系统的互操作性和网络文件系统(NFS)的应用。此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