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实现对X[20][3]的欧式聚类分析
时间: 2023-09-27 11:11:58 浏览: 97
用python实现基于自媒体数据的人群聚类分析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欧式聚类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可以用于将一组数据点划分成不同的簇。对于 X[20][3] 的数据,其中每个数据点有 3 个维度,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C 语言实现欧式聚类分析:
1. 定义数据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数据结构来存储每个数据点的信息,包括它的三个维度的值以及它所属的簇的编号。可以使用如下结构体:
```c
typedef struct {
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int cluster;
} Point;
```
2. 初始化数据
接下来,我们需要初始化数据,将每个数据点赋值给一个 Point 结构体,并将它们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簇中。
```c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 初始化数据
void init_data(Point* data, int num_points, int num_clusters) {
// 随机生成数据点
srand(time(NULL));
for (int i = 0; i < num_points; i++) {
data[i].x = (double)rand() / RAND_MAX;
data[i].y = (double)rand() / RAND_MAX;
data[i].z = (double)rand() / RAND_MAX;
data[i].cluster = rand() % num_clusters;
}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srand 和 rand 函数随机生成数据点,并使用 rand 函数将它们分配到不同的簇中。
3. 计算距离
为了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使用欧式距离公式:
$$\sqrt{(x_1-x_2)^2 + (y_1-y_2)^2 + (z_1-z_2)^2}$$
```c
#include <math.h>
// 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double distance(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dx = p1.x - p2.x;
double dy = p1.y - p2.y;
double dz = p1.z - p2.z;
return sqrt(dx*dx + dy*dy + dz*dz);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sqrt 函数计算欧式距离。
4. 计算簇的中心
为了将数据点划分成不同的簇,我们需要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每个簇的中心:
```c
// 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
void calculate_centroids(Point* data, int num_points, int num_clusters, Point* centroids) {
int* counts = (int*)calloc(num_clusters,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num_points; i++) {
int cluster = data[i].cluster;
centroids[cluster].x += data[i].x;
centroids[cluster].y += data[i].y;
centroids[cluster].z += data[i].z;
counts[cluster]++;
}
for (int i = 0; i < num_clusters; i++) {
centroids[i].x /= counts[i];
centroids[i].y /= counts[i];
centroids[i].z /= counts[i];
}
free(counts);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 counts 数组来计算每个簇中包含的数据点的数量,并累加每个数据点的三个维度的值到对应的簇的中心点中。最后,我们除以每个簇中包含的数据点的数量来计算簇的中心点。
5. 迭代计算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迭代的方式不断计算簇的中心点,并将每个数据点划分到距离它最近的簇中,直到收敛为止。
```c
// 迭代计算
void kmeans(Point* data, int num_points, int num_clusters) {
// 初始化簇的中心点
Point* centroids = (Point*)malloc(num_clusters * sizeof(Point));
init_data(centroids, num_clusters, num_clusters);
// 迭代计算
int max_iterations = 100;
for (int i = 0; i < max_iterations; i++) {
// 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
calculate_centroids(data, num_points, num_clusters, centroids);
// 将每个数据点划分到距离它最近的簇中
int changed = 0;
for (int j = 0; j < num_points; j++) {
double min_distance = INFINITY;
int old_cluster = data[j].cluster;
for (int k = 0; k < num_clusters; k++) {
double d = distance(data[j], centroids[k]);
if (d < min_distance) {
data[j].cluster = k;
min_distance = d;
}
}
if (data[j].cluster != old_cluster) {
changed = 1;
}
}
// 如果没有数据点的簇发生变化,则收敛
if (!changed) {
break;
}
}
free(centroids);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 changed 变量来记录是否有数据点的簇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则说明已经收敛。同时,我们限制最大的迭代次数为 100 次。
完整代码如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