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 BubbleSort(Player &p,int n){ for(int i=0;i<n-1;i++){ for(int j=n-1;j>i;j--){ if(p.averageScore[j-1]<p.averageScore[j]){ swap(p.averageScore[j-1],p.averageScore[j]); swap(p.name[j-1],p.name[j]); } } } } 解释这段代码
时间: 2024-04-08 11:32:00 浏览: 42
c代码-anki--冒泡排序,下标从0开始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冒泡排序算法,用于对选手对象 `p` 中的平均分进行降序排序。函数接受一个引用类型的选手对象 `p` 和一个整数 `n`,表示选手对象的数量。
在函数体内部,使用两层嵌套的循环来进行排序。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从第一个元素到倒数第二个元素。内层循环用于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在每一轮内层循环中,通过比较当前元素和下一个元素的平均分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交换。如果当前元素的平均分小于下一个元素的平均分,则进行交换操作。
交换操作使用了 `std::swap` 函数,将当前元素的平均分和下一个元素的平均分进行交换,以及将当前元素的姓名和下一个元素的姓名进行交换。这样可以保持平均分和姓名的对应关系。
通过多次循环比较和交换操作,最大的平均分会逐渐移动到序列的末尾。因此,经过若干轮循环后,选手对象 `p` 中的平均分会按降序排列。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n^2),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能效率较低。如果需要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