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y = x.to(device),y.to(device) output = model(image) cur_loss = loss_fn(output,y) _,pred =torch.max(output,axis=1) cur_acc = torch.sum(y==pred)/output.shape[0]
时间: 2023-06-14 13:02:47 浏览: 82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分类任务的训练过程,其中:
- `x` 是输入的数据, `y` 是对应的标签;
- `device` 是指定的计算设备,比如 CPU 或者 GPU;
- `model` 是我们定义的神经网络模型, `output` 是模型对输入数据的预测结果;
- `loss_fn` 是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距;
- `torch.max` 函数返回张量在某个维度上的最大值和最大值所在的索引;
- `cur_acc` 表示当前批次的准确率,即模型预测正确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
整个训练过程的目标是最小化损失函数,同时提高准确率。
相关问题
代码解读void bfs() { while (!q.empty()) { Node cur = q.top(); q.pop(); if (cur.box_x == end_x && cur.box_y == end_y) { best = cur.step; flag = true; break; } else for (int i = 0; i < 4; i++) { flag1 = false; memset(visit2, 0, sizeof(visit2)); int x = cur.box_x + dx[i]; int y = cur.box_y + dy[i]; if (x<1 || y<1 || x>n || y>m || board[x][y] == 1) continue; Node next; next.box_x = x; next.box_y = y; next.people_x = cur.box_x; next.people_y = cur.box_y; next.step = cur.step + 1; if (i == 0) if (cur.box_y - 1 > 0) if (board[cur.box_x][cur.box_y - 1] != 'S' && bfs2(cur.box_x, cur.box_y - 1, cur.box_x, cur.box_y, cur.people_x, cur.people_y) && !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 { 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 = 1; q.push(next); } if (i == 1) if (cur.box_y + 1 <= m) if (board[cur.box_x][cur.box_y + 1] != 'S' && bfs2(cur.box_x, cur.box_y + 1, cur.box_x, cur.box_y, cur.people_x, cur.people_y) && !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 { 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 = 1; q.push(next); } if (i == 2) if (cur.box_x - 1 > 0) if (board[cur.box_x - 1][cur.box_y] != 'S' && bfs2(cur.box_x - 1, cur.box_y, cur.box_x, cur.box_y, cur.people_x, cur.people_y) && !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 { 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 = 1; q.push(next); } if (i == 3) if (cur.box_x + 1 <= n) if (board[cur.box_x + 1][cur.box_y] != 'S' && bfs2(cur.box_x + 1, cur.box_y, cur.box_x, cur.box_y, cur.people_x, cur.people_y) && !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 { 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 = 1; q.push(next); } } } }
这段代码是一个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实现,用于寻找最短路径。下面是代码的解读:
1. 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 `bfs` 的函数,没有返回值(void)。
2. 在函数内部使用了一个 while 循环,判断队列 `q` 是否为空。
3. 在每次循环中,取出队首元素 `cur`,并将其从队列中移除。
4. 判断当前节点的箱子位置是否与目标位置相同,如果是,则更新最佳步数 `best`,设置标志位 `flag` 为 true,并跳出循环。
5. 如果当前节点的箱子位置与目标位置不同,则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6. 使用一个 for 循环遍历四个方向(上、下、左、右)。
7. 首先,将一个名为 `flag1` 的布尔变量设为 false。
8. 使用 memset 函数将数组 `visit2` 的元素全部置为 0,该数组可能用于记录访问状态。
9. 根据当前节点 `cur` 的箱子位置和当前方向计算出下一步的位置 `x` 和 `y`。
10. 如果下一步的位置超出了边界或者是障碍物(`board[x][y] == 1`),则继续下一次循环。
11. 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next`,并将下一步的位置赋值给 `next` 的箱子位置。
12. 将当前节点的人的位置赋值给 `next` 的人的位置。
13. 将当前节点的步数加1,并赋值给 `next` 的步数。
14. 根据当前方向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判断和操作:
- 如果当前方向是向左移动,并且箱子左边的位置不是墙壁(`board[cur.box_x][cur.box_y - 1] != 'S'`),并且调用了一个名为 `bfs2` 的函数,并且当前位置没有被访问过(`!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则将 `next` 加入队列 `q` 中,并将对应的访问状态设置为已访问。
- 如果当前方向是向右移动,并且箱子右边的位置不是墙壁(`board[cur.box_x][cur.box_y + 1] != 'S'`),并且调用了一个名为 `bfs2` 的函数,并且当前位置没有被访问过(`!visit[x][y][cur.box_x][cur.box_y + 1]`),则将 `next` 加入队列 `q` 中,并将对应的访问状态设置为已访问。
- 如果当前方向是向上移动,并且箱子上边的位置不是墙壁(`board[cur.box_x - 1][cur.box_y] != 'S'`),并且调用了一个名为 `bfs2` 的函数,并且当前位置没有被访问过(`!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则将 `next` 加入队列 `q` 中,并将对应的访问状态设置为已访问。
- 如果当前方向是向下移动,并且箱子下边的位置不是墙壁(`board[cur.box_x + 1][cur.box_y] != 'S'`),并且调用了一个名为 `bfs2` 的函数,并且当前位置没有被访问过(`!visit[x][y][cur.box_x + 1][cur.box_y]`),则将 `next` 加入队列 `q` 中,并将对应的访问状态设置为已访问。
15. 循环结束后,函数执行完毕。
此处代码片段并不完整,缺少了定义和初始化一些变量的部分,例如队列 `q`、数组 `dx` 和 `dy`、数组 `visit`、数组 `board` 等。同时,函数内部还调用了一个名为 `bfs2` 的函数,但在提供的代码中并没有给出其实现。因此,对于代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cur_acc = torch.sum(y == pred) / output.shape[0]
cur_acc是通过比较y与pred两个张量元素是否相等后,计算相等元素的总数,并除以output张量的行数得到的准确率。在torch库中,torch.sum(张量)函数用于对张量进行求和操作,y==pred会得到一个布尔型张量,其中相等的位置元素为True,不相等的位置元素为False,torch.sum(y==pred)计算所有为True的元素总数。而output.shape[0]表示output张量的行数。所以cur_acc = torch.sum(y == pred) / output.shape[0]的结果表示对于一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y相等的总数除以样本数,即正确预测的比例,即准确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