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比较火热的调度算法 
时间: 2023-05-30 16:01:28 浏览: 21
1. 基于贪心算法的调度算法:贪心算法是一种基于贪心思想的算法,即每次选择局部最优解来得到全局最优解。在调度算法中,常用的贪心算法包括最短作业优先(SJF)、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和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等。
2. 遗传算法调度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在调度算法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求解复杂的调度问题,如多工厂调度问题、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等。
3. 粒子群算法调度算法: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鸟群或鱼群等自然集群现象来搜索最优解。在调度算法中,粒子群算法可以用于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任务调度问题等。
4. 蚁群算法调度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蚂蚁在寻找食物时所遵循的规则来搜索最优解。在调度算法中,蚁群算法可以用于求解多工厂调度问题、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等。
5. 基于模拟退火的调度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基于物理退火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材料在退火过程中的能量状态变化来搜索最优解。在调度算法中,模拟退火算法可以用于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任务调度问题等。
相关问题
linux调度算法比较
### 回答1:
Linux调度算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CFS):完全公平调度器,是Linux内核默认的调度算法。它采用红黑树来维护进程的优先级,以保证每个进程都能获得公平的CPU时间片。
2. Round Robin Scheduler (RR):轮询调度器,是一种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它将CPU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每个进程轮流占用一个时间片,直到完成或者时间片用完。
3. Real-time Scheduler (RT):实时调度器,是一种针对实时应用的调度算法。它将进程分为实时进程和普通进程,实时进程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能够获得更多的CPU时间。
4. Deadline Scheduler:截止时间调度器,是一种基于截止时间的调度算法。它将进程按照截止时间排序,优先调度截止时间更近的进程,以保证任务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不同的调度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 回答2:
Linux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拥有许多不同的调度算法。调度算法关乎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因此对于Linux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来说,对这些算法的了解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Linux调度算法比较。
1. Linux 2.4内核调度算法
Linux 2.4内核采用了O(n)时间复杂度的调度算法。该算法基于实时进程的优先级和动态优先级的概念进行处理。优先级越高的进程被分配更多的CPU时间。这个算法的缺点是,当系统中有大量进程时,它的性能会下降。
2. Linux 2.6内核调度算法
Linux 2.6内核采用了O(1)时间复杂度的调度算法。这个算法减少了进程的评估次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它采用了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管理进程,并使用多级反馈队列来处理进程的优先级问题。这个算法同时支持实时进程和普通进程,使得系统更加平衡和稳定。
3.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CFS)算法
CFS算法是Linux 2.6.23版本之后引入的一种调度算法,它基于线程的优先级和进程的虚拟运行时间。CFS算法是一种公平的调度算法,它会根据进程的优先级和运行时间来安排进程的执行顺序。这个算法的优点是在多核系统上能够实现公平的资源分配及调度,同时也能使得系统的响应更加迅速。
4. Completely Fair Queuing Disk Scheduler (CFQ)算法
CFQ算法是Linux内核2.6.18版本之后引入的一种磁盘调度算法。CFQ算法基于I/O请求队列的优先级和大小进行调度。它可以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管理磁盘访问,减少了磁盘I/O请求对系统中其他进程的影响。这个算法的优点是提高了磁盘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得系统更具有可靠性。
综上所述,Linux有多种不同的调度算法供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选择。每种算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选择最适合的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系统的负载情况、硬件设备的特性和用户的需求等因素来选择调度算法,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 回答3:
Linux是一个基于开源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调度算法来管理CPU资源。这些调度算法分别是:时间片轮转、完全公平调度、实时调度、按优先级调度和CFS调度算法。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基础类型的调度算法,它将CPU的时间划分成一定长度的时间片,每个进程只能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就交给下一个进程运行。这种调度算法适用于多个进程共享CPU资源的场景。
完全公平调度(CFS)算法是一种动态调度算法,它会根据进程的优先级将CPU时间分配给不同的进程。这种调度算法适用于多个进程需要平等时间分配的场景。
实时调度算法是专门为实时应用程序开发的调度算法。在这种算法中,Linux会优先执行实时进程,保证实时进程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此外,实时进程的优先级比普通进程更高。
按优先级调度算法是一种根据进程优先级进行调度的算法。Linux会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分配CPU时间,确保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获得更多的CPU时间。这种调度算法比较适用于需要响应时间较短的应用程序。
CFS调度算法是目前Linux中使用的默认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红黑树作为进程队列,利用时间片的方式满足进程对CPU的需求,同时避免了高优先级进程抢占CPU资源的情况。这种算法能够保证高响应性,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CPU资源。
总体来说,不同的调度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磁盘调度算法比较差异的c语言算法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的C语言实现,以便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1. 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磁道总数
#define CYLINDER_NUM 200
// 请求序列长度
#define REQUEST_NUM 8
// 请求序列
int requests[REQUEST_NUM] = { 176, 79, 34, 60, 92, 11, 41, 114 };
int main() {
// 当前磁道号
int cur_pos = 50;
// 总的寻道距离
int total_distance = 0;
// 执行FCFS算法
for (int i = 0; i < REQUEST_NUM; i++) {
int distance = abs(requests[i] - cur_pos);
total_distance += distance;
cur_pos = requests[i];
printf("Service request %d at cylinder %d\n", i, cur_pos);
}
printf("Total distance: %d\n", total_distance);
return 0;
}
```
2.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SSTF):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磁道总数
#define CYLINDER_NUM 200
// 请求序列长度
#define REQUEST_NUM 8
// 请求序列
int requests[REQUEST_NUM] = { 176, 79, 34, 60, 92, 11, 41, 114 };
int main() {
// 当前磁道号
int cur_pos = 50;
// 请求序列中下一个要服务的请求的下标
int next_request = 0;
// 总的寻道距离
int total_distance = 0;
// 执行SSTF算法
while (next_request < REQUEST_NUM) {
// 找到离当前磁道最近的请求
int min_distance = CYLINDER_NUM;
int min_index = -1;
for (int i = next_request; i < REQUEST_NUM; i++) {
int distance = abs(requests[i] - cur_pos);
if (distance < min_distance) {
min_distance = distance;
min_index = i;
}
}
// 如果找到了,则服务该请求
if (min_index != -1) {
total_distance += min_distance;
cur_pos = requests[min_index];
printf("Service request %d at cylinder %d\n", min_index, cur_pos);
next_request = min_index + 1;
}
}
printf("Total distance: %d\n", total_distance);
return 0;
}
```
3. 扫描算法(SCAN):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磁道总数
#define CYLINDER_NUM 200
// 请求序列长度
#define REQUEST_NUM 8
// 请求序列
int requests[REQUEST_NUM] = { 176, 79, 34, 60, 92, 11, 41, 114 };
// 扫描方向
enum direction { UP, DOWN };
int main() {
// 当前磁道号
int cur_pos = 50;
// 扫描方向
enum direction dir = UP;
// 请求序列中下一个要服务的请求的下标
int next_request = 0;
// 总的寻道距离
int total_distance = 0;
// 执行SCAN算法
while (next_request < REQUEST_NUM) {
// 扫描方向向上
if (dir == UP) {
// 找到下一个离当前磁道最近的请求
int min_distance = CYLINDER_NUM;
int min_index = -1;
for (int i = next_request; i < REQUEST_NUM; i++) {
if (requests[i] >= cur_pos && requests[i] - cur_pos < min_distance) {
min_distance = requests[i] - cur_pos;
min_index = i;
}
}
// 如果找到了,则服务该请求
if (min_index != -1) {
total_distance += min_distance;
cur_pos = requests[min_index];
printf("Service request %d at cylinder %d\n", min_index, cur_pos);
next_request = min_index + 1;
}
// 如果没找到,则改变扫描方向,从CYLINDER_NUM - 1开始向下扫描
else {
dir = DOWN;
}
}
// 扫描方向向下
else {
// 找到下一个离当前磁道最近的请求
int min_distance = CYLINDER_NUM;
int min_index = -1;
for (int i = next_request; i < REQUEST_NUM; i++) {
if (requests[i] <= cur_pos && cur_pos - requests[i] < min_distance) {
min_distance = cur_pos - requests[i];
min_index = i;
}
}
// 如果找到了,则服务该请求
if (min_index != -1) {
total_distance += min_distance;
cur_pos = requests[min_index];
printf("Service request %d at cylinder %d\n", min_index, cur_pos);
next_request = min_index + 1;
}
// 如果没找到,则改变扫描方向,从0开始向上扫描
else {
dir = UP;
}
}
}
printf("Total distance: %d\n", total_distance);
return 0;
}
```
4. 循环扫描算法(C-SCAN):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磁道总数
#define CYLINDER_NUM 200
// 请求序列长度
#define REQUEST_NUM 8
// 请求序列
int requests[REQUEST_NUM] = { 176, 79, 34, 60, 92, 11, 41, 114 };
int main() {
// 当前磁道号
int cur_pos = 50;
// 请求序列中下一个要服务的请求的下标
int next_request = 0;
// 总的寻道距离
int total_distance = 0;
// 执行C-SCAN算法
while (next_request < REQUEST_NUM) {
// 找到当前扫描方向下的最远请求
int max_index = -1;
for (int i = next_request; i < REQUEST_NUM; i++) {
if (requests[i] >= cur_pos) {
max_index = i;
break;
}
}
// 如果没找到,则将磁头移到最外侧,重新扫描
if (max_index == -1) {
total_distance += CYLINDER_NUM - 1 - cur_pos;
cur_pos = 0;
continue;
}
// 计算当前扫描方向下的总的寻道距离
int cur_distance = 0;
for (int i = next_request; i <= max_index; i++) {
cur_distance += abs(requests[i] - cur_pos);
cur_pos = requests[i];
printf("Service request %d at cylinder %d\n", i, cur_pos);
}
total_distance += cur_distance;
next_request = max_index + 1;
// 如果请求序列中还有请求,则将磁头移到最外侧,重新扫描
if (next_request < REQUEST_NUM) {
total_distance += CYLINDER_NUM - 1 - cur_pos;
cur_pos = CYLINDER_NUM - 1;
}
}
printf("Total distance: %d\n", total_distance);
return 0;
}
```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的C语言实现,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服务请求的顺序和计算寻道距离的方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