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 arr[0]设i为数组第一个数那不是if arr[i] == arr[i - 1] 中 arr[i - 1]就没有数了
时间: 2024-10-26 18:03:30 浏览: 25
在你的代码片段中,`i = arr[0]` 确实将数组的第一个元素赋值给了变量 `i`。然而,在后续条件判断 `if arr[i] == arr[i - 1]` 中,`arr[i - 1]` 使用的是 `i` 减一的结果,这并不是说数组下标越界,因为数组的索引是从0开始的,所以 `arr[0]` 的前一个元素确实是 `arr[-1]`,但这通常不是一个有效的数组访问位置,除非特别处理边界情况。
如果数组长度大于1,`arr[i - 1]` 将正常指向当前元素的前一个元素。如果数组只有一个元素(即 `arr.length == 1`),那么 `arr[i - 1]` 就确实会变成无效的,因为它的索引 `-1` 超出了数组范围,此时检查 `arr[i] == arr[i - 1]` 通常是错误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该始终确保你在访问数组元素时不会导致负索引。在遍历数组时,可以使用循环或适当的边界检查。例如:
```python
if arr.length > 1:
for i in range(1, len(arr)):
if arr[i] == arr[i - 1]:
# do something...
```
相关问题
解释public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 = arr[high]; int i = low - 1; for (int j = low; j < high; j++) { if (arr[j] < pivot) { i++;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int temp = arr[i + 1]; arr[i + 1] = arr[high]; arr[high] = temp; return i + 1; }
这是一个经典的快速排序算法中的分区函数,用于将数组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包含小于选定基准值(pivot)的元素,另一部分包含大于或等于基准值的元素。该函数接受三个参数:待排序数组(arr)、分区起点(low)和分区终点(high)。首先,将基准值赋值为数组最后一个元素(arr[high]),然后将 i 初始化为 low-1。接着,从 low 开始遍历数组到 high-1,如果当前元素小于基准值,就将 i 加 1,并将 i 和 j 位置上的元素交换。最后,将 i+1 和 high 位置上的元素(即基准值)交换,并返回 i+1,即分区的边界。这个函数执行完后,基准值左边的元素都小于基准值,右边的元素都大于或等于基准值,接下来可以递归地对左右两边的子数组进行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 { int len = arr.length; int gap = len / 2; while (gap > 0) { for (int i = gap; i < len; i++) { int tmp = arr[i]; int j = i - gap; while (j >= 0 && arr[j] > tmp) { arr[j + gap] = arr[j]; j -= gap; } arr[j + gap] = tmp; } gap /= 2; }}注释一下
这段代码实现的是希尔排序算法,具体注释如下: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 {
int len = arr.length; // 获取数组长度
int gap = len / 2; // 初始化步长为数组长度的一半
while (gap > 0) { // 当步长大于 0 时执行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len; i++) { // 从步长开始遍历数组
int tmp = arr[i]; // 保存当前遍历到的元素
int j = i - gap; // 获取当前元素的前一个元素的下标
while (j >= 0 && arr[j] > tmp) { // 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当前元素大,则将前一个元素后移
arr[j + gap] = arr[j];
j -= gap;
}
arr[j + gap] = tmp; // 将当前元素插入到正确位置
}
gap /= 2; // 缩小步长
}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