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遍历preData数组,pagingData是[[]],把preData的元素push进pagingData的最后一个[],每7个后在pagingData[]中加一个[]
时间: 2023-12-02 09:03:56 浏览: 123
好的,让我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你的要求是遍历一个名为`preData`的数组,将其中的元素添加到一个名为`pagingData`的二维数组中。对于`pagingData`中的每个子数组,每当其中的元素数量达到7个时,就需要再添加一个新的子数组。以下是可能的实现方式:
```python
pagingData = [[]] # 初始化二维数组
for i, item in enumerate(preData):
if i % 7 == 0:
pagingData.append([]) # 满足条件时添加新的子数组
pagingData[-1].append(item) # 将元素添加到最后一个子数组中
```
首先,我们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pagingData`,其中包含一个空的子数组`[]`。然后,我们使用`enumerate`函数遍历`preData`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在每次循环中,我们检查当前元素的索引是否可以被7整除。如果是,则说明当前子数组已经包含了7个元素,需要添加一个新的子数组。我们使用`append`方法将一个空的子数组`[]`添加到`pagingData`的最后。最后,我们将当前元素添加到`pagingData`中的最后一个子数组中。
这样,当我们遍历完整个`preData`数组后,`pagingData`中就包含了所有的元素,并且每7个元素会被分组到一个新的子数组中。
相关问题
用 js 的语法循环遍历preData数组,pagingData是[[]],把preData的元素push进pagingData的最后一个[],每7个后在pagingData[]中加一个[]
好的,让我给你提供一个JavaScript的实现方式。请看以下代码:
```javascript
let pagingData = [[]]; // 初始化二维数组
for (let i = 0; i < preData.length; i++) {
if (pagingData[pagingData.length - 1].length === 7) {
pagingData.push([]); // 满足条件时添加新的子数组
}
pagingData[pagingData.length - 1].push(preData[i]); // 将元素添加到最后一个子数组中
}
```
首先,我们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pagingData`,其中包含一个空的子数组`[]`。然后,我们使用`for`循环遍历`preData`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在每次循环中,我们检查当前`pagingData`中的最后一个子数组是否已经包含了7个元素。如果是,则说明当前子数组已经满了,需要添加一个新的子数组。我们使用`push`方法将一个空的子数组`[]`添加到`pagingData`的最后。最后,我们将当前元素添加到`pagingData`中的最后一个子数组中。
这样,当我们遍历完整个`preData`数组后,`pagingData`中就包含了所有的元素,并且每7个元素会被分组到一个新的子数组中。
data1=readmatrix('wuliushuju.xlsx') data2=diff(data1) figure(2) autocorr(data2) %绘制自相关图 figure(3) parcorr(data2) %绘制偏相关函数 lim=4; save_data=[]; for p=1:lim for q=1:lim num=armax(data2,[p,q]); %armax对应FPE最小 AIC=aic(num); save_data=[save_data;p q AIC]; reli_juzheng(p,q)=AIC; end end figure(5) for i=1:lim y_index(1,i)={['AR' ,num2str(i)]}; x_index(1,i)={['MA' ,num2str(i)]}; end H = heatmap(x_index,y_index, reli_juzheng, 'FontSize',12, 'FontName','宋体'); H.Title = 'AIC定阶热力图'; model=armax(data2,[3,4]) L=30 predata1=[data2;zeros(L,1)]; predata2=predict(model,predata1,L); predata3=[data2;predata2(726:end)]; predata4=cumsum([data1(1);predata3]) predata5=cumsum([data1(1);predata2]) figure(6) subplot(2,1,1) plot(1:length(data1),data1) hold on plot(1:length(predata5),predata5) legend('真实值','预测值') title('ARMA预测') xlabel('time') ylabel('number') subplot(2,1,2) 分析上述代码
这段代码是用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RMA模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以下是对代码的分析:
1. 读取数据:使用`readmatrix`函数从名为'wuliushuju.xlsx'的Excel文件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data1`中。
2. 差分处理:使用`diff`函数对`data1`进行一阶差分,得到差分后的数据并存储在`data2`中。
3. 绘制自相关图:使用`autocorr`函数绘制`data2`的自相关图,显示在Figure 2中。
4. 绘制偏相关函数:使用`parcorr`函数绘制`data2`的偏相关函数图,显示在Figure 3中。
5. 定阶过程:使用双重循环来尝试不同的AR和MA阶数,通过计算AIC值选择最佳阶数。
6. 绘制AIC定阶热力图:使用`heatmap`函数将AIC值绘制成热力图,显示在Figure 5中。
7. 建立ARMA模型:使用`armax`函数建立ARMA模型,选择AR阶数为3,MA阶数为4,并将模型存储在`model`中。
8. 预测过程:设定预测步长L为30,将差分后的数据和L个零值组合成新的序列`predata1`,使用建立的ARMA模型对`predata1`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存储在`predata2`中。
9. 还原数据:将预测结果与差分前的第一项数据相加,得到还原后的预测结果`predata3`。
10. 绘制预测结果图:使用`plot`函数绘制原始数据和预测结果的折线图,显示在Figure 6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