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zeros(1,2001); i = -50:0.1:150; for n = 1:2001 tempn = (n / 10-50); if n >= 500 && n <= 1000 x(n) = tempn / 5; elseif n > 1000 && n<= 1500 x(n) = 20 - tempn / 5; elseif n < 500 && n>1500 x(n) = 0; end end n_1 = 0:0.1:2; h = 1 ./ power(2, n_1); L = 20; M = length(h); y = zeros(1,M + L - 1); tempy = zeros(1,M + L - 1); tempx = zeros(1,L); N = 5; for k = 0:N/L - 1 tempx(1:L) = x(k * L + 1:(k + 1) * L); tempy = conv(tempx,h); y = y + [zeros(1,k * L),tempy,zeros(1,N - (k + 1) * L)]; end figure(1) plot(x) figure(2) plot(y)
时间: 2024-04-26 14:21:34 浏览: 215
Matlab 7 - Function Reference Volume 1 A - E.pdf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信号的采样和重构过程,具体来说:
1. 第一行代码定义了一个长度为2001的全零向量x。
2. 第二行代码创建一个从-50到150的等差数列,步长为0.1,即i = [-50, -49.9, ..., 149.9, 150]。
3. 第三到第十行代码利用for循环对x进行赋值。对于x的第n个元素,首先计算其对应的时间t = (n/10 - 50),然后根据t的取值范围分别赋不同的值:当t在[-5, 0]时,x(n) = t/5;当t在(0, 10]时,x(n) = 20 - t/5;否则,x(n) = 0。
4. 第十一到第十五行代码定义了一个长度为21的低通滤波器h,其中n_1是一个等比数列,表示h的系数是2的-n_1次方。
5. 第十六到第二十三行代码进行了信号的重构。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20+21-1=40的全零向量y和一个长度为20的全零向量tempx。然后利用for循环将x分成每个长度为20的子序列,分别与h进行卷积,得到每个子序列的重构结果,再将这些结果按照对应的位置相加得到最终的重构信号y。
6. 最后,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五行代码分别绘制了原始信号x和重构信号y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中的信号重构过程是采用了一种称为“分段卷积”的方法,即将原始信号分成多个长度为L的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卷积运算,得到重构信号后再将它们拼接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运算效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