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计算Flicker启动过程
时间: 2024-06-07 07:03:25 浏览: 197
可信计算Flicker启动过程是指在计算机启动时,通过多个阶段的验证和加密过程,确保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不被恶意软件和攻击者所篡改,从而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具体步骤如下:
1. BIOS阶段:计算机首先会进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自检,验证硬件是否正常工作。接着BIOS会将控制权交给下一个阶段。
2. MBR阶段:计算机会读取主引导记录(MBR)中的代码,并将控制权交给这些代码。MBR中通常包含引导程序和分区表等信息。
3. BootLoader阶段:引导程序会继续加载BootLoader,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程序,通常用来加载操作系统内核。
4. 操作系统启动阶段:在BootLoader的帮助下,操作系统内核开始启动,并进行各种初始化工作。
5. 可信启动阶段:在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可信启动模块(TPM)会对启动过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到特定的位置。这些测量结果包括启动代码、引导程序、BootLoader和操作系统内核等。
6. 验证阶段:在可信启动模块(TPM)测量完毕后,会将测量结果与预期值进行比对,以验证启动过程是否被篡改。如果验证通过,计算机将继续运行操作系统;否则计算机将停止运行,并提示用户出现了可疑的启动事件。
相关问题
Flicker执行过程
Flink是一个分布式数据流处理框架,它将大数据处理作为数据流的处理,并提供了丰富的流式操作,例如窗口操作、状态管理、流与批处理的统一等。下面是Flink的执行过程:
1. 从数据源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分发到不同的TaskManager中。
2. TaskManager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内存或者磁盘上,并按照指定的逻辑进行转换、过滤、聚合等操作。
3. 经过转换后的数据会按照指定的Key值进行分区,然后被发送到下游TaskManager。
4. 下游TaskManager收到数据后,会再次进行转换、过滤、聚合等操作,并将数据发送到下游TaskManager。
5. 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直到数据流处理完成,然后将结果输出到指定的输出源。
sensor flicker
sensor flicker是指sensor捕捉到flicker而在图像上形成的条带的现象,通常简称为banding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sensor每一行像素点所接收到的能量不同导致的。具体来说,sensor flicker可能会表现为画面出现频闪,感觉有水波纹一样的纹路在跳变。为了解决sensor flicker问题,可以通过修改桢率来调整每帧图像分到的时间,使其成为10ms的整数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帧的曝光时间,改善室内效果。具体的桢率调整方法需要和sensor的FAE沟通,因为每个sensor可能不一样。一般来说,预览的桢率不能低于10fps,常用的值有14.28fps和12.5fps;而抓拍的桢率不能低于5fps,常用的值是7.14fps。调整桢率是一个权衡折中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另外,还需要注意设置一帧的时间间隔,确保每帧开始曝光的时间一致,以避免光能量的不一致导致闪烁现象的出现。[1][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