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webui 搭建本地DeepSeek知识库
时间: 2025-02-14 16:17:43 浏览: 234
设置和配置 DeepSeek 知识库用于 Open-WebUI
为了在本地环境中设置和配置 DeepSeek 知识库以供 Open-WebUI 使用,需遵循一系列特定的操作流程。这些操作不仅涉及环境准备还涵盖了具体的知识库路径设定。
准备工作
确保 Docker 已经安装并可以正常运行于目标机器上。这一步骤对于后续通过容器化方式部署应用至关重要[^1]。
安装依赖项
利用官方提供的指南来完成必要的软件包安装,特别是那些与 Python 及其相关框架有关的部分。这部分准备工作能够保障之后的应用程序顺利启动以及稳定运行[^3]。
下载项目源码
从 GitHub 上克隆 open-webui
仓库至本地计算机,并切换到最新版本分支以便获取最完整的功能支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en-webui/open-webui.git
cd open-webUI
修改配置文件
进入项目的根目录下找到名为 .env.example
的模板文件复制一份命名为.env
, 接着编辑此文件中的变量以适应个人需求,尤其是涉及到数据存储位置的那一部分内容。例如:
- 将
DEEPSEEK_KNOWLEDGE_BASE_PATH=/path/to/your/knowledgebase
替换成实际想要指定作为知识库的位置。
上述命令会创建一个新的 .env 文件,在其中设置了 DEEPSEEK_KNOWLEDGE_BASE_PATH 参数指向用户自定义的本地知识库路径。
启动服务
一切就绪后可以通过执行如下指令一键启动整个应用程序栈:
docker-compose up -d
这条命令将会依据 docker-compose.yml 中描述的服务定义自动拉取镜像、建立网络连接并且最终让各个组件协同运作起来。
此时应该可以在浏览器里输入对应的 IP 地址加上端口号访问已成功部署好的 Web 应用了。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