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let response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let articles = response.data; let html = ''; for (let i = 0; i < articles.length; i++) 这段代码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3-14 08:49:24 浏览: 137
这段代码是在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 readyState 属性值为 4,即服务器已经返回完整响应数据,且响应状态码为 200(表示请求成功)的情况下执行。具体解释如下:
- `let response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将响应数据(一般为 JSON 格式)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方便后续操作。
- `let articles = response.data;`:获取响应数据中的 articles 数组,该数组包含了多篇文章的信息。
- `let html = '';`:初始化一个空字符串,用于存储后续生成的 HTML 代码。
- `for (let i = 0; i < articles.length; i++) {...}`:循环遍历 articles 数组中的每一篇文章信息,对每篇文章生成相应的 HTML 代码。在这段代码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生成不同的 HTML 代码,比如将文章的标题和摘要展示在页面上,或者生成一个列表,包含所有文章的链接等。
相关问题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 处理响应 } };这个回调函数要写什么,给个案例,不要写console.log
好的,下面是一个例子:
```javascrip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const response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const resul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
result.innerHTML = response.message;
}
};
```
在这个例子中,当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 readyState 状态变为 4,也就是完成状态,而且 status 状态变为 200,也就是成功状态时,会执行这个回调函数中的代码。这里的代码将响应文本解析为 JSON 对象,并将其中的 message 属性的值赋给一个 id 为 result 的 HTML 元素的 innerHTML 属性,从而在页面上显示这个值。这个例子中的代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以实现不同的响应处理逻辑。
function fn2() { le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post', '/api/users/login')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xhr.send('uname=小妲己&password=gx123456')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console.log(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 } }这段代码中open里面的地址为啥不用加端口号
&pwd=123456')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console.log(xhr.responseText) } } }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向后端发送一个POST请求,登录用户。具体来说,代码中通过XMLHttpRequest发送了一个POST请求到指定路径'/api/users/login',并且将用户名和密码以'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的格式放在请求体中发送到后端。当后端响应成功(状态码为200)时,将返回内容打印到控制台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