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适用于一维稀疏自编码的稀疏损失函数用Wasserstein代替kl散度keras
时间: 2023-11-19 12:05:57 浏览: 93
swae:切片Wasserstein自动编码器的实现
稀疏自编码器的目标是最小化重构误差,同时还要鼓励编码器产生稀疏的编码。传统的稀疏自编码器使用KL散度作为稀疏度量,但它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对于大量缺失值的输入数据可能不够稳定。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Wasserstein距离来替代KL散度。
在Keras中,可以通过定义自定义损失函数来实现使用Wasserstein距离的稀疏自编码器。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导入必要的库
```python
import keras.backend as K
from keras.losses import mse
```
2.定义稀疏惩罚项
```python
def sparse_penalty(sparse_rate):
def penalty(y_true, y_pred):
return K.mean(K.sum(sparse_rate * K.log(sparse_rate / K.mean(y_pred, axis=0)), axis=0))
return penalty
```
其中,sparse_rate是一个控制稀疏度的超参数,y_true是输入数据,y_pred是对输入数据的重构。稀疏惩罚项的计算方式与传统稀疏自编码器中KL散度的计算方式类似,只不过KL散度中的对数项被替换成了Wasserstein距离中的log(sparse_rate / K.mean(y_pred, axis=0))。
3.定义损失函数
```python
def sparse_wasserstein_loss(sparse_rate, recon_loss_weight):
def loss(y_true, y_pred):
recon_loss = mse(y_true, y_pred)
sparsity_penalty = sparse_penalty(sparse_rate)(y_true, y_pred)
return recon_loss_weight * recon_loss + sparsity_penalty
return loss
```
其中,recon_loss_weight是一个控制重构误差和稀疏惩罚项权重的超参数。最终的损失函数是重构误差和稀疏惩罚项的加权和。
4.使用自定义损失函数训练稀疏自编码器
```python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wasserstein_loss(sparse_rate=0.1, recon_loss_weight=1.0))
model.fit(x_train, x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
在训练稀疏自编码器时,使用自定义损失函数即可。在本例中,我们使用sparse_rate=0.1和recon_loss_weight=1.0来定义损失函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