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实现按面积大小对各个区域进行排序,使用冒泡排序法
时间: 2023-02-05 08:53:15 浏览: 103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下面是用 C 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代码,其中区域面积用数组 `area` 表示,数组的长度用 `n` 表示:
```c
void bubble_sort(int area[], int n) {
int i, j, temp;
for (i = 0; i < n - 1; i++) {
for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ea[j] > area[j + 1]) {
temp = area[j];
area[j] = area[j + 1];
area[j + 1] = temp;
}
}
}
}
```
调用方式如下:
```c
int main() {
int area[] = {10, 5, 20, 15, 30};
int n = sizeof(area) / sizeof(area[0]);
bubble_sort(area, n);
return 0;
}
```
执行完这段代码后,数组 `area` 中的元素将按照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相关问题
用c++实现按面积从大到小对33个区域进行排序,使用排序法
### 回答1:
可以使用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来对33个区域进行排序。
下面是使用快速排序进行排序的C代码示例: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area {
int id;
float area;
};
int compare(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float area1 = ((struct area *)a)->area;
float area2 = ((struct area *)b)->area;
if (area1 < area2) {
return 1;
} else if (area1 > area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int main()
{
struct area areas[33];
// 初始化33个区域的信息
// ...
qsort(areas, 33, sizeof(struct area), compare);
//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区域信息
for (int i = 0; i < 33; i++) {
printf("Area %d: %.2f\n", areas[i].id, areas[i].area);
}
return 0;
}
```
在上面的代码中,结构体`area`用于存储区域的信息,包括区域编号`id`和区域面积`area`。排序时,使用函数`qsort`进行排序,并使用函数`compare`来比较两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
注意:在上面的代码中,函数`compare`返回的值表示两个区域的顺序关系,如果区域1的面积小于区域2的面积,则返回1;如果区域1的面积大于区域2的面积,则返回-1;如果区域1的面积等于区域2的面积,则返回0。这样,在调用
### 回答2:
为了实现按面积从大到小对33个区域进行排序,我们可以使用冒泡排序法。
首先,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来存储这33个区域的信息,每个区域的面积存储在数组的第一列中。接下来,我们使用两层循环来比较每个区域的面积大小并进行排序。
在外层循环中,我们需要执行33次迭代以确保所有的区域都被比较过。在每次循环开始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布尔变量flag为false,表示当前这一轮没有进行任何交换。然后,我们使用内层循环来遍历数组,并比较相邻两个区域的面积大小。
在内层循环中,我们使用一个if语句来比较当前区域的面积和下一个区域的面积。如果当前区域的面积小于下一个区域的面积,我们就交换它们在数组中的位置,并将flag设为true,表示进行了交换。通过这样的比较和交换,在每次外层循环的结束时,我们就可以确保最大的区域已经被移到了数组的最前面。
当内层循环结束后,我们检查flag的值。如果flag为false,表示本轮没有进行任何交换,也就意味着数组已经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好序了。此时,我们可以提前结束外层循环。
最后,我们可以输出排好序的数组,即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的33个区域。这样,我们就成功地使用C语言实现了对33个区域按面积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算法。
### 回答3:
使用C语言实现按面积从大到小对33个区域进行排序,可以使用排序算法来完成这个任务。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
1. 首先,将每个区域的面积以及对应的区域编号存储在一个结构体数组中,结构体中包括两个字段:area(表示面积)和index(表示区域编号)。
2. 定义一个排序算法,例如冒泡排序或快速排序,来按照面积从大到小对结构体数组进行排序。具体的排序算法实现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代码。
3. 在排序算法中,需要比较每个区域的面积,并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数组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有序。交换操作可以通过交换结构体数组元素的方式实现。
4. 在排序完成后,可以按照排序后的顺序输出区域编号,以达到按面积从大到小对33个区域进行排序的目的。
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排序算法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具体的选择取决于你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使用c++实现冒泡排序法
以下是使用C++实现冒泡排序法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for(int i=0; i<n-1; i++){
for(int j=0; j<n-i-1; j++){
if(arr[j] > arr[j+1]){
swap(arr[j], arr[j+1]);
}
}
}
}
int main(){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bubbleSort(arr, n);
cout << "Sorted array: ";
for(int i=0; i<n; i++){
cout << arr[i] << " ";
}
return 0;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 `bubbleSort` 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和数组的大小作为参数。 函数使用嵌套的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并比较它们,如果发现前面的元素比后面的元素大,则交换它们。这样,每次循环都会将当前数组中最大的元素排到末尾。 这个过程重复 n-1 次,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在主函数中,我们定义一个整数数组并将其传递给 `bubbleSort` 函数。 然后,我们使用循环遍历已排序的数组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