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分析附件的唐诗300首文本文件。 完成下列功能:(部分功能需要使用jieba第三方库) 统计每首诗歌的作者,如果第一行输入‘作者’,第二行则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出现最多的作者前n个,出现次数相同时,按作者出现顺序排序。每行输出一个名字和出现次数,以空格间隔,程序结束 统计作者的名字出现的次数,如果第一行输入‘人物’,第二行则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出现最多的作者前n个,出现次数相同时,按作者出现顺序排序。每行输出一个名字和对应出现次数,以空格间隔,程序结束 注:有的诗人在诗名或诗句中用到了别的诗人的名字。如’梦李白二首之一‘。因此第1,2项目之间的数据可能有所差异。 如果输入某个字符串编号,范围和格式在’010‘-’320‘之间(测试用例保证编号存在),输出对应该编号的诗句。 输出格式:去掉首行诗歌编号,其余格式与文件中诗歌显示格式相同。 如果输入‘唐诗’,输出文件中的诗词数量,程序结束 飞花令,如果第一行输入'飞花',则可以在第二行输入s中文字符(长度为1),然后按照在文件中出现的顺序,输出唐诗300首文件包含该中文字符的诗句(长度不超过7的诗句),每行一句。 如果非以上输入,输出‘输入错误’,程序结束 请严格按照输入输出示例的格式编写程序输出 输入输出示例 示例仅为格式示例,与测试数据无关 示例1: 输入: 作者 1 输出: 杜甫 37 示例2: 输入: 人物 2 输出: 杜甫 37 李白 33 示例3: 输入: 084 输出: 李白 行路难三首之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 吴中张翰称达生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示例4: 输入: 飞花 秦 输出: 秦地罗敷女 孔子西行不到秦 居人未改秦衣服 始与秦塞通人烟 况复秦兵耐苦战 赐名大国虢与秦 城阙辅三秦 河山北枕秦关险 渭水自萦秦塞曲 山色遥连秦树晚 夜泊秦淮近酒家 嵩云秦树久离居 秦时明月汉时关 示例5: 输入: 21 输出: 输入错误。请帮我编写详细代码
时间: 2023-02-06 17:01:31 浏览: 1091
首先,您可以使用 Python 的内置函数 open() 和 readlines() 读取文件中的每一行内容。然后,您可以使用 jieba 第三方库对每一行进行分词。在此基础上,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 统计每首诗歌的作者:遍历文件中的每一行,如果第一行是 "作者",则读入第二行的整数 n,然后使用 Python 的 collections 模块中的 Counter 类统计每个作者出现的次数,并输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前 n 个作者。
2. 统计作者的名字出现的次数:遍历文件中的每一行,如果第一行是 "人物",则读入第二行的整数 n,然后使用 Python 的 re 模块提取文本中的所有名字,并使用 Counter 统计每个名字出现的次数,最后输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前 n 个名字。
3. 输出对应编号的诗句:遍历文件中的每一行,如果第一个字符串的编号在 "010" 到 "320" 之间,则输出该行的内容,去掉首行诗歌编号。
4. 输出文件中的诗词数量:如果输入 "唐诗",则输出文件中诗词的数量。
5. 飞花令:如果第一行是 "飞花令",则在第二行输入 s(一个中
相关问题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分析附件的唐诗300首文本文件。 完成下列功能:(部分功能需要使用jieba第三方库) 统计每首诗歌的作者,如果第一行输入‘作者’,第二行则输入一个整...
好的,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唐诗300首文本文件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Python编程语言来完成。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代码:
```python
import jieba
# 读取文件
with open('tangshi300.txt', 'r', encoding='utf-8') as f:
lines = f.readlines()
# 统计每首诗歌的作者
authors = {}
for i in range(len(lines)):
if i % 2 == 0: # 诗歌标题所在行
title = lines[i].strip()
author = lines[i+1].strip().replace('〔', '').replace('〕', '')
authors[title] = author
# 输出结果
print('每首诗歌的作者:')
for title, author in authors.items():
print(title, author)
# 统计指定作者的诗歌数量
author_name = input('请输入作者名字:')
if author_name == '作者':
author_name = input('请输入作者名字:')
count = 0
for author in authors.values():
if author == author_name:
count += 1
# 输出结果
print(f'{author_name}的诗歌数量为:{count}')
```
首先,我们使用`with open()`语句读取唐诗300首的文本文件,并将每行的内容保存到一个列表中。然后,我们使用循环遍历每行的内容,找出每首诗歌的标题和作者,并将其保存到一个字典中。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输入指定作者的名字来统计该作者的诗歌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输入的第一行为“作者”,则需要再次输入作者的名字。同时,为了准确统计诗歌数量,我们需要将作者名字中的“〔”和“〕”字符去掉。另外,为了方便分词,我们可以使用`jieba`第三方库对诗歌内容进行分词处理。
quill 中如何使用Web Worker来提高渲染熟读
### 回答1:
我很抱歉,我并不清楚如何在Quill中使用Web Worker来提高渲染速度。但是,如果您需要提高Quill的性能,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缓存渲染好的内容,避免重复渲染。
2. 将Quill初始化的操作放在后台线程中完成。
3. 使用虚拟滚动来优化大型文档的渲染。
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提高Quill的性能。
### 回答2:
在 Quill 中使用 Web Worker 可以提高渲染速度。Web Worker 是一种 JavaScript 浏览器技术,它允许在后台线程中执行耗时的任务,而不会阻塞用户界面的渲染和响应。
在 Quill 中,我们可以将文本的渲染任务放到 Web Worker 中处理,以避免主线程的阻塞。以下是在 Quill 中使用 Web Worker 提高渲染速度的大致步骤:
1. 创建一个 Worker 文件:创建一个新的 JavaScript 文件,该文件将包含用于处理渲染任务的 Worker 逻辑。
2. 初始化 Worker:在 Quill 的初始化过程中,创建一个新的 Worker 实例,并将 Worker 文件中的逻辑加载到该实例中。
3. 监听文本变化:在 Quill 中,监听文本变化的事件(如输入、删除等),并将这些变化发送到 Worker 实例中。
4. 在 Worker 中处理任务:在 Worker 文件中,监听从 Quill 接收到的文本变化事件,进行渲染处理。由于 Worker 在后台线程中运行,因此它可以以并行方式处理多个渲染任务。
5. 将结果发送回主线程:在处理完渲染任务后,将结果发送回主线程。可以使用 postMessage 方法将结果传递给 Quill 实例。
6. 在主线程中更新渲染结果:在 Quill 的事件监听中,接收并处理来自 Worker 的渲染结果消息,并更新界面中对应的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Quill 在使用 Web Worker 时可以同时进行渲染和用户输入响应的处理,提高了渲染的速度和用户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Web Worker 时,需要考虑数据传递和同步的问题,以确保渲染结果的正确性。
### 回答3:
在Quill中使用Web Worker可以提高渲染速度。Web Worker是JavaScript的一个特性,允许在后台运行一个独立的脚本线程,不会阻塞主线程的执行。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Web Worker脚本文件,可以命名为"worker.js"。在这个脚本文件中,编写渲染相关的代码,例如处理富文本编辑器的内容并生成渲染结果。
在Quill中,可以通过使用Quill实例的on('text-change')事件监听文本变化。在这个事件处理函数中,将需要渲染的文本内容传递给Web Worker进行处理。可以使用postMessage()方法将内容发送给Web Worker。
在Web Worker脚本中,可以使用onmessage事件监听主线程传递过来的消息。在接收到消息后,进行渲染处理,并将渲染结果通过postMessage()方法发送回主线程。
在主线程中,可以通过使用Quill的updateContents()方法来更新渲染结果。在接收到Web Worker发送回来的渲染结果后,可以调用这个方法将渲染结果应用到富文本编辑器中。
使用Web Worker来处理渲染可以提高渲染速度,因为Web Worker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不会阻塞主线程的运行。这样可以让渲染和主线程的其他操作并行进行,提升渲染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Web Worker只能处理纯文字渲染,对于复杂的富文本格式可能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特定的处理。在使用Web Worker时,还需要考虑到浏览器的兼容性和性能消耗,确保在特定场景下使用这个特性的合理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