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 arm linux 内核启动流程
时间: 2023-10-01 22:03:14 浏览: 197
当系统加电后,BIOS(或 UEFI)会初始化硬件并加载 U-Boot(或其他 bootloader)到内存中。接下来,U-Boot 会初始化更多硬件并加载 Linux 内核到内存中。内核加载后,它会执行以下步骤:
1. 执行 startup_32(或 startup_64)汇编代码,这是内核启动的入口点。
2. 初始化 CPU,包括设置页表、启用 MMU 等等。
3. 初始化内存管理,包括设置内存映射、初始化内存池等等。
4. 初始化进程管理,包括初始化调度器、创建 idle 进程等等。
5. 初始化系统调用接口。
6. 初始化设备驱动子系统,包括注册驱动、初始化设备等等。
7. 初始化文件系统,包括安装根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等等。
8. 启动 init 进程。
最终,init 进程会执行 /etc/init.d/rcS 脚本,这是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的第一个用户空间脚本,它会启动各种系统服务和用户进程。
相关问题
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简述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
### 回答1:
Tiny4412开发板上的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引导加载程序加载、内核初始化和系统启动。第一阶段,引导加载程序从嵌入式系统中的启动设备(如SD卡)中加载第一个启动程序,并将其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加载到内存中;第二阶段,内核初始化将开发板的硬件设置初始化,并加载Linux系统的内核;最后,系统启动完成初始化工作,Linux系统环境准备就绪,系统开始运行。
### 回答2:
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指的是从开机开始到系统完全加载运行起来的过程。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简述其启动过程如下:
1. 上电初始化:开机时,CPU首先执行ROM内的启动代码,初始化寄存器等硬件设置,以准备进入启动过程。
2. 引导加载器(Bootloader):开机后,引导加载器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内核。tiny4412开发板通常使用的是U-Boot引导加载器。U-Boot首先会初始化串口、SDRAM及其他外设,并加载内核映像文件(zImage)到内存中。
3. 内核启动:加载完成后,将跳转到内核执行。内核首先会进行硬件的初始化,如初始化中断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等。然后会进行基本的系统设置,如文件系统的挂载、内存管理等。
4. 用户空间初始化:内核加载完成后,会通过执行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init来完成用户空间的初始化。init进程是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它会负责启动其他的系统进程和服务,并初始化系统资源,如创建/dev目录、加载共享库等。
5. 程序加载和执行: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会启动用户应用程序。这时可以通过命令行输入命令或通过图形界面进行交互,加载和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如网络服务、应用程序等。
以上是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启动过程中,硬件初始化、引导加载器、内核启动、用户空间初始化和程序加载与执行是关键步骤,完成这些步骤后,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 回答3:
tiny4412开发板是一款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板,下面是其启动过程的简要描述。
1. 上电初始化:当tiny4412开发板上电时,硬件系统进行初始化处理。包括检测系统总线、外设的初始化、时钟的设置、内存控制器的初始化等。
2. Bootloader引导:tiny4412采用的是uboot作为Bootloader,它是嵌入式设备上常用的开源Bootloader。uboot的功能包括硬件初始化、Bootloader程序加载、内核启动以及文件系统挂载等。
3. 内核加载:在Bootloader的帮助下,通过串口或者网络加载Linux内核到系统内存中的指定地址,并将控制权交给内核执行。
4. 系统初始化:内核在系统内存中运行后,会进行系统初始化的一系列操作。比如检测硬件设备、初始化设备驱动、建立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5. 用户空间启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会启动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init。init进程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它会根据配置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初始化,并启动其他系统进程。
6. 配置文件加载:系统初始化的过程中,会加载配置文件,比如/etc/rcS.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配置文件中包含了系统的启动脚本和初始化的一些配置项,用于完成系统的其他初始化工作。
7. 用户应用启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会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个用户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etc/rc.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或其他方式启动,以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
综上所述,tiny4412开发板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上电初始化、Bootloader引导、内核加载、系统初始化、用户空间启动、配置文件加载和用户应用启动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配合,最终完成整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
简述Linux内核的移植
Linux内核移植是指将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内核)从一种特定的硬件架构或处理器平台转移到另一种平台的过程,以便能够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架构选择**:确定目标平台的体系结构,比如x86、ARM、PowerPC等。
2. **配置过程**:使用Linux内核的`make menuconfig`或`make defconfig`工具,根据目标硬件的特性定制配置选项。
3. **编译内核**:编译源代码以生成适合新平台的内核模块和可执行文件。
4. **硬件支持**:添加或修改必要的设备驱动程序,以使内核能够识别并控制目标平台的硬件。
5. **初始化和启动**:调整启动加载器(如GRUB或U-Boot)以加载和引导新的内核映像。
6. **调试和测试**:通过测试工具和实际运行来验证内核在目标平台上的功能和性能。
7. **异常处理**: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中断向量表(Interrupt Vector Table, IVT)和异常处理程序。
8. **权限和权限映射**:处理权限映射,确保在不同架构上的内存管理兼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