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树中度为k的节点个数
时间: 2024-05-06 11:21:28 浏览: 151
好的,这个问题我能够回答。统计树中度为k的节点个数,可以使用深度优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以下伪代码:
```
func countKDegreeNodes(root, k):
count = 0
stack = [(root, 0)] // 用栈存储节点和节点的深度
while stack:
node, depth = stack.pop()
if depth > 0 and node.degree() == k: // 如果不是根节点且节点度为k,计数器加1
count += 1
for child in node.children():
stack.append((child, depth + 1)) // 将子节点和深度入栈
return count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欢迎随时问我。
相关问题
相似的兄弟 本节内容计 100 分,至少得 100 分可通过 反馈 我要提问 1000ms 131072K 有一无向连通图 GG(nn 个顶点,n - 1n−1 条边,点从 11 到 nn 依次编号)。当然,你能看出这其实就是一棵树,请找出所有满足以下条件的节点: 该节点不是叶子节点(度不为 00)。 该节点下面所有的子树大小必须相同(如果下面只有一棵子树也默认为相同)。 注意,该树为有根树,你需要先找到它的根才能开始访问其他节点。 请你设计程序,完成上面要求。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 11 个整数 nn。 接下来 n-1n−1 行,每行包含 22 个用空格隔开的正整数 uu、vv,表示编号为 uu 和编号为 vv 的点之间有边相连,其中 uu 是 vv 的父亲节点。
这道题的意思是,给定一棵有根树,找出所有满足以下条件的节点:
1. 该节点不是叶子节点(度不为 0)。
2. 该节点下面所有的子树大小必须相同(如果下面只有一棵子树也默认为相同)。
输入格式中给定了有 n 个顶点和 n-1 条边的信息,表示这是一棵有根树。接下来 n-1 行给出了边的信息,表示编号为 u 和编号为 v 的点之间有边相连,其中 u 是 v 的父亲节点。
为了解决这道题,我们需要遍历整棵树,对于每个节点都计算其子树大小,然后检查是否满足条件 1 和条件 2。
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来遍历树,对于每个节点,我们先统计它的子树大小,然后检查是否满足条件 1 和条件 2。如果满足条件,就将该节点加入答案中。然后再对该节点的每个子节点递归调用函数,继续遍历整棵树。
下面是参考代码:
```python
def dfs(node, parent):
# 统计该节点的子树大小
size = 1
for child in children[node]:
if child == parent:
continue
size += dfs(child, node)
节点度分布二阶矩证明<k^2>=<k>+(<k>)^2
在一个无向图中,节点度数k是指与某个节点相连的边数。节点度分布就是指在整个图中,不同节点的度数出现的频率分布情况。具体来说,如果我们统计了每个节点度数为k的节点数n(k),那么n(k)就是节点度分布。
我们先来看一下节点度分布的一阶矩,即所有节点度数的平均值:
<k> = (k1*n1 + k2*n2 + ... + kn*nn) / N
其中,k1、k2、...、kn表示不同的节点度数,n1、n2、...、nn表示对应节点数,N表示整个图中的节点数。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节点度分布的二阶矩:
<k^2> = (k1^2*n1 + k2^2*n2 + ... + kn^2*nn) / N
我们可以将<k^2>展开:
<k^2> = [(k1*n1 + k2*n2 + ... + kn*nn) + (k1^2*n1 + k2^2*n2 + ... + kn^2*nn - k1*n1 - k2*n2 - ... - kn*nn)] / N
然后,我们可以将第一个括号中的内容用节点度分布的一阶矩来替换,得到:
<k^2> = [<k>*N + (k1^2*n1 + k2^2*n2 + ... + kn^2*nn - k1*n1 - k2*n2 - ... - kn*nn)] / N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括号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它写成下面这个形式:
(k1^2*n1 + k2^2*n2 + ... + kn^2*nn - k1*n1 - k2*n2 - ... - kn*nn) = (k1*n1*(k1-1) + k2*n2*(k2-1) + ... + kn*nn*(kn-1))
也就是说,这个表达式实际上是每个节点的度数乘以它自己减1之和。这个式子的意义在于,对于每个节点,它的度数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自己的度数,另一个是它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所组成的度数。因此,这个式子就是计算所有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所组成的度数之和。
回到上面的式子,我们将第二个括号用上面的式子来替换,得到:
<k^2> = [<k>*N + (k1*n1*(k1-1) + k2*n2*(k2-1) + ... + kn*nn*(kn-1))] / N
我们注意到,k1、k2、...、kn是不同的节点度数,而n1、n2、...、nn则是对应的节点数。因此,我们可以将(k1-1)、(k2-1)、...、(kn-1)分别写成n1/(n1+1)、n2/(n2+1)、...、nn/(nn+1)的形式,得到:
<k^2> = [<k>*N +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N
我们将<k>用N除以N,得到:
<k^2> = <k> +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N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是: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k>*(<k>+1)
我们可以将左边的式子写成下面这个形式: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k1*n1/(n1+1) + k2*n2/(n2+1) + ... + kn*nn/(nn+1)) * (k1*n1 + k2*n2 + ... + kn*nn) / N
我们注意到,k1*n1/(n1+1)、k2*n2/(n2+1)、...、kn*nn/(nn+1)是节点度分布的修正系数,它们表示的是,每个节点的度数应该按照它自己所在的度数区间进行修正。例如,对于度数为k1的节点,它应该按照n1/(n1+1)的系数进行修正。这个系数的意义在于,由于我们在统计节点度分布时,每个节点的度数被算作一个整数,因此会存在误差。修正系数就是用来纠正这个误差的。
接下来,我们将右边的式子用<k>来替换,得到: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k> * (<k>*N) / N
我们将<N>用<k>*N来代替,得到:
(k1*n1*n1/(n1+1) + k2*n2*n2/(n2+1) + ... + kn*nn*nn/(nn+1)) = <k> * (<k>+1)
因此,我们就证明了节点度分布的二阶矩<k^2>=<k>+(<k>)^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