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后仍然不能成功,还出现了127.0.0.1 - - [11/Jun/2023 19:48:48] "GET /static/test.css HTTP/1.1" 304 -
时间: 2023-12-03 16:02:45 浏览: 152
这个问题是因为浏览器缓存了CSS文件,所以即使更改了CSS文件的路径,也不会重新加载CSS文件。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解决:
1. 在HTML文件中给CSS文件添加版本号,如下所示: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url_for('static', filename='css/style.css') }}?v=1.0">
```
其中`?v=1.0`是版本号,每次更改CSS文件都要更改版本号。
2. 强制浏览器不缓存CSS文件,可以在Flask应用程序中添加以下代码:
```
from flask import make_response
@app.after_request
def add_header(response):
response.cache_control.max_age = 0
return response
```
这样可以在每个响应中添加`Cache-Control`头,强制浏览器不缓存文件。
尝试上述方法后,可以重新运行程序并清除浏览器缓存,查看是否解决了问题。
相关问题
127.0.0.1 - - [23/Jul/2023 19:52:30] "GET / HTTP/1.1" 200 - 127.0.0.1 - - [23/Jul/2023 19:53:12] "GET /static/jquery.js HTTP/1.1" 304 - 127.0.0.1 - - [23/Jul/2023 19:53:12] "GET /static/layui/layui.js HTTP/1.1" 304 - 127.0.0.1 - - [23/Jul/2023 19:53:12] "GET /static/layui/css/layui.css HTTP/1.1" 304 -调用app.before_request为什么
在 Flask 中使用 `app.before_request` 是为了在每个请求到达视图函数之前执行一些代码。这个装饰器可以用于在请求处理开始之前进行一些初始化工作,比如验证用户身份、设置全局变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说明了为什么要使用 `app.before_request`:
1. 身份验证:你可以在 `before_request` 函数中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例如检查用户是否已经登录或是否具有访问权限。这可以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受保护的页面。
2. 全局变量设置:如果你需要在整个应用程序中共享某些数据,可以在 `before_request` 函数中设置全局变量。这样,在每个请求中,这些全局变量都会得到更新,并且在视图函数中可以使用它们。
3. 请求日志记录:你可以使用 `before_request` 函数在每个请求到达时记录请求的详细信息,如请求的 URL、请求方法、IP 地址等。这对于调试和监控应用程序非常有用。
4. 数据库连接管理:如果你使用数据库作为后端存储,可以在 `before_request` 函数中创建数据库连接,并在请求处理完毕后关闭连接。这样可以确保每个请求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连接,避免并发访问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app.before_request` 装饰的函数将在每个请求到达之前都被调用,所以要注意控制好这些函数的执行时间和资源消耗,避免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希望以上解释能帮助你理解为什么要使用 `app.before_request`。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127.0.0.1 - - [09/Jun/2023 16:24:22] "POST /get_onlinephoto HTTP/1.1" 400 - 什么意思
这是一条 HTTP 请求的日志记录,其中包含了请求的相关信息。具体来说,这条日志记录了一个 POST 方法的 HTTP 请求,请求的路径是 "/get_onlinephoto",HTTP 协议版本是 1.1。请求的来源 IP 地址是 127.0.0.1,这个 IP 地址表示请求来自本机。返回的状态码是 400,表示客户端发送了一个错误的请求。最后的短横线表示没有返回任何响应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