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status参数
时间: 2023-10-25 19:35:11 浏览: 155
在 Kubernetes 中,可以使用 `kubectl` 命令行工具的 `get` 命令来获取 Kubernetes 对象的状态。`get` 命令的输出包括了该对象的各种参数,其中包括 `status` 参数。`status` 参数通常包括了该对象的当前状态,例如 Pod 的运行状态、Service 的 IP 地址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status` 参数:
- `Pod` 的 `status.phase` 参数:表示 Pod 的当前状态,包括 Running、Pending、Succeeded、Failed、Unknown 等。
- `Pod` 的 `status.containerStatuses` 参数:表示 Pod 中所有容器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重启次数等。
- `Service` 的 `status.loadBalancer` 参数:表示 Service 的负载均衡器的状态,包括 IP 地址、端口等。
- `Deployment` 的 `status.availableReplicas` 参数:表示 Deployment 中可用的副本数量。
- `Node` 的 `status.conditions` 参数:表示 Node 的健康状态,包括 Ready、OutOfDisk、MemoryPressure、DiskPressure 等。
可以使用 `kubectl get` 命令加上 `-o yaml` 参数,来获取更详细的 YAML 格式的对象信息,包括对象的所有参数和当前状态。
相关问题
k8s安装milvue
要在Kubernetes上安装Milvus,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首先,确保您已经安装了Kubernetes集群,并且具有足够的权限来安装和管理应用程序。
2. 下载Milvus的Helm Chart。Helm是Kubernetes的包管理工具,可以简化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您可以在Milvus的GitHub存储库中找到Helm Chart:https://github.com/milvus-io/milvus-helm。
3. 解压Helm Chart并进入相应的目录。
4. 根据您的需求修改`values.yaml`文件中的配置选项。这些选项包括存储配置、资源分配和其他参数。确保根据您的集群规模和需求进行适当的配置。
5. 使用以下命令安装Milvus:
```
helm install <release_name> .
```
其中`<release_name>`是您为安装的Milvus实例指定的名称。
6. 等待安装完成。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监视安装的状态:
```
helm status <release_name>
```
如果一切顺利,您将看到Milvus成功部署到了您的Kubernetes集群上。
注意:在安装Milvus之前,请确保您已经满足了它的系统要求,并且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如配置存储、网络等)。此外,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您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配置Milvus的参数。请参考Milvus的官方文档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centos7 k8s
### 在 CentOS 7 上安装和配置 Kubernetes (k8s)
#### 环境准备
为了确保顺利部署 Kubernetes,在开始之前需确认操作系统已更新至最新版本并重启服务器。
#### 所有节点执行的操作
1. **解压安装包**
如果使用的是离线安装方式,则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安装包,并将其放置于合适位置以便后续操作[^3]。
2. **创建 containerd 配置文件**
创建 `/etc/modules-load.d/containerd.conf` 文件,内容如下:
```bash
modprobe overlay
modprobe br_netfilter
```
3. **使容器运行时配置生效**
使用 `sysctl --system` 命令让上述修改立即生效。
4. **创建 CRI 配置文件**
编辑 `/etc/sysctl.d/99-kubernetes-cri.conf` 文件,添加以下参数以优化网络性能:
```bash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net.ipv4.ip_forward = 1
```
5. **加载 IPVS 内核模块**
对于 Linux Kernel 版本大于等于 4.19 的系统,可以通过脚本来批量加载必要的IPVS模块。对于低于此版本的情况,请手动指定所需的具体模块名称进行加载。
6. **关闭 Swap 并禁用**
修改 `/etc/fstab` 文件移除 swap 分区条目;也可以临时通过命令 `swapoff -a` 来实现相同效果。
7. **停用防火墙与 SELinux**
这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策略干扰集群内部通信。建议仅在测试环境中这么做,在生产环境下应谨慎处理网络安全规则。
8. **配置主机名解析表 (`/etc/hosts`)**
添加各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方便跨机器访问。
9. **安装 Containerd 和 CNI 插件**
主节点和工作节点都需要完成这一步骤来支持 Pod 网络功能。
10. **安装 kubectl, kubeadm 和 kubelet**
利用官方提供的yum源或者下载rpm包来进行安装。注意保持这三个组件版本一致。
11. **启动 Kubelet 服务**
启动前可先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即使显示未处于 running 状态也属常见现象,因为此时还没有任何Kubernetes组件被激活[^2]。
```bash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systemctl status kubelet
```
#### Master 节点特定步骤
1. 初始化集群
使用 `kubeadm init` 发起初始化请求,按照提示信息继续下一步直到获得加入指令。
2. 设置认证权限
将管理员账户关联到新建立的上下文中去,从而允许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 Work 节点特定步骤
利用 master 提供的 token 加入集群即可成为正式成员参与调度任务。
#### 时间同步设置
考虑到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各个节点之间的时间一致性非常重要。因此推荐采用 NTP 协议下的 ntpd 或者 chronyd 实现自动化校准机制[^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doc](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833.png)
![rar](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26111658.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