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原理是什么 
时间: 2023-04-02 18:04:32 浏览: 67
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转换器,其原理是将输入电压通过一个开关管进行高频开关,将电压转换为脉冲信号,再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和变换,最终输出所需的电压。
具体来说,当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压经过变压器变换后,输出电压上升,并通过输出电容器进行滤波;当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的副边感应电动势将使得二极管导通,此时电容器开始放电,输出电压开始下降,而此时开关管又开始导通,循环往复。
通过不断地调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截止时间,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稳定性。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电子设备、通信、工业自动化等。
相关问题
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 csdn
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电源设计,其原理基于反激变换器。它通过周期性地开关电路中的开关管,将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和稳压,以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具体而言,反激式开关电源包括了一个输入电源、一个功率开关器件、一个输出变压器、滤波电容和负载。首先,当输入电压施加到主开关管时,开关管导通,并使能储能电感器将能量存储到其内部。
然后,在开关管导通一段时间后,其关闭,此时储能电感器中的能量没有去处,会通过反向耦合到输出变压器中。这会导致变压器产生反激,并将储能电感器中的能量传送到输出电路。
此外,输出电路是通过整流和滤波来获得稳定的直流电压。具体来说,整流器会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然后滤波电容器将直流信号平滑化,以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
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功率开关器件和输出变压器,以满足输出电压和电流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效率,以及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过压保护等。
总结来说,反激式开关电源通过周期性地开关电路中的开关管,将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和稳压,以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其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率开关器件选择、输出变压器设计、稳定性、效率和保护等。
基于uc3843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讲解
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常用的电源设计方案,基于UC3843就是以UC3843为控制芯片的设计方案。
UC3843芯片是一种高性能、全面的PWM控制芯片,具有广泛的工作电压和频率范围。它的输入电压范围广泛,可在低至8V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同时,UC3843具有超高的性能,如高精度的电压反馈、快速的动态响应、宽工作频率范围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
在反激式开关电源中,输入电压首先通过整流桥整流,变成直流电压。然后通过电感和MOSFET组成一个LC滤波器,将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交流信号。UC3843控制芯片通过接收反馈电压信号和外部的控制电压,生成PWM信号,控制MOSFET开关的占空比,从而控制输出电压。
UC3843的内部有一个错误放大器,用来检测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异,并生成纠正信号。这个纠正信号通过比较器经过PWM集成电路调整MOSFET的占空比和频率。调整的目的是让反激式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稳定在设定值上。
基于UC3843设计的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优异的电压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通过UC3843的PWM调节,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电压输出,同时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这种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在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为各种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电源供应。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