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1.8新特性hashmap
时间: 2023-09-19 14:06:35 浏览: 128
jdk1.8中HashMap引入了一些新特性,包括:
1. 红黑树(Red-Black Tree):当链表长度超过一定阈值(默认为8)时,HashMap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效率。
2. 扩容机制的改进:在扩容时,HashMap可以利用红黑树的结构,将元素从原链表/红黑树节点移动到新的更大的桶中,减少了重新计算哈希值和重新插入的开销。
3. 并发性能的改进:通过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保护共享数据,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并发性能得到了提升。
4. forEach方法:HashMap新增了forEach方法,可以通过Lambda表达式来遍历Map中的键值对。
请注意,这只是jdk1.8中HashMap新特性的一部分。还有其他一些细微的改进,如性能优化和bug修复等。
相关问题
在JDK1.8中,HashMap的扰动函数是如何优化哈希值分布,并解决哈希冲突的?
为了深入理解HashMap在JDK1.8中的优化机制,特别是扰动函数如何优化哈希值分布和解决哈希冲突,建议详细阅读以下资料:《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这本书详细介绍了HashMap的内部实现,特别是在JDK1.8中引入的新特性,比如红黑树的应用。
参考资源链接:[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z1tdu172c?spm=1055.2569.3001.10343)
HashMap在JDK1.8中通过引入扰动函数来优化哈希值的分布,目的是减少哈希冲突。扰动函数的设计原理是在将键对象的哈希值转换为数组索引值之前,通过一系列位运算来增加哈希值的随机性。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HashMap的构造方法允许用户指定初始容量和加载因子。当调用put方法插入键值对时,会调用key的hashCode()方法获取哈希值,然后使用扰动函数来处理这个哈希值。扰动函数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对哈希值高16位进行异或操作,与原哈希值低16位进行混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哈希值的高位也参与到低位的计算中,充分利用哈希码的所有位。
2. 将得到的结果与HashMap数组的长度减1进行与操作,得到最终的数组索引位置。
例如,假设key的哈希值为***,HashMap的容量为16,那么在扰动前,哈希值直接与HashMap数组长度减1(即15)进行与操作,结果只能是0或16,因为只有低4位参与计算。通过扰动函数处理后,会充分利用哈希值的高位,即使哈希值的低4位相同,高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索引位置,从而提高哈希值的分散性,减少冲突。
如果数组索引位置上的元素以链表形式存在,并且链表长度大于等于阈值8(且数组长度大于等于64),链表会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搜索效率。在get方法中,同样的扰动函数用于计算索引位置,然后在链表或红黑树中查找对应的键。
通过这种方式,HashMap在JDK1.8中提高了效率和性能,尤其是在哈希冲突较为频繁的场景下。为了更全面地掌握HashMap的实现细节和优化机制,建议参考《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该资料不仅深入分析了扰动函数,还包括了HashMap的其他关键操作如put、get、resize方法的详细解析。
参考资源链接:[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z1tdu172c?spm=1055.2569.3001.10343)
在JDK1.8中,HashMap如何利用扰动函数优化哈希值分布并解决冲突?请结合源码分析其内部实现。
要深入理解JDK1.8中HashMap如何利用扰动函数优化哈希值分布并解决冲突,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扰动函数的作用和其在HashMap内部的具体实现。扰动函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哈希冲突,提高哈希表的性能。
参考资源链接:[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z1tdu172c?spm=1055.2569.3001.10343)
HashMap的put方法首先会调用key的hashCode()方法获取其原始哈希值,然后通过扰动函数对这个原始哈希值进行一系列运算,以生成最终的哈希值。扰动函数的实现涉及到多次位运算和加法操作,例如HashMap中的hash方法如下:
```java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调用key的hashCode()方法获取原始哈希值,然后通过`^`异或运算符和`>>>`无符号右移运算符对其进行扰动处理。这种操作会打乱原始哈希值的低位和高位之间的相关性,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
在确定了元素的存储位置后,HashMap会检查该位置是否已经有元素存在。如果存在,则需要通过链表或红黑树解决冲突。当链表长度超过8且数组长度超过64时,链表会转换为红黑树,以提升查找效率。
此外,HashMap在扩容时也会利用扰动函数来重新计算每个键的哈希值,确保元素在新数组中的位置保持均匀分布,优化了resize方法的性能。
对于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HashMap内部机制的读者,建议阅读《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这本书详细分析了HashMap在JDK1.8中的源码实现,包括put、get、resize等方法的工作原理,有助于读者全面掌握HashMap的高级特性,如链表转红黑树的条件和过程,扰动函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源码更好地理解这些机制。
参考资源链接:[深入解析HashMap:JDK1.8源码与数据结构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7z1tdu172c?spm=1055.2569.3001.1034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