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i和rgmii的区别
时间: 2025-02-09 21:13:21 浏览: 40
MII 和 RGMII 接口在网络接口中的差异
定义与基本功能
介质独立接口 (MII) 是一种用于连接以太网 MAC 层和 PHY 层的标准接口。该标准定义了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 100 Mbps 的通信协议[^1]。
精简千兆位介质独立接口 (RGMII) 则是为了支持更高的速度而设计的一种改进版本,能够实现高达 1 Gbps 的数据传输率。相比传统的 GMII 接口减少了信号线数量从而简化 PCB 布局并降低成本[^2]。
物理层特性对比
引脚数
- MII 需要多达 45 条连线来完成全双工操作下的物理层通讯。
- RGMII 只需约 16 至 28 根针脚即可达成相同目的,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变体(如 RGMIIR 或 RGMIIID),这使得其更适合现代紧凑型设备的设计需求。
延迟与时钟管理
- 在 MII 中,MAC 和 PHY 使用相同的时钟源同步工作;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入额外延时影响性能表现。
- 对于 RGMII 而言,默认配置下 TX_CLK/RX_CLK 各自独立运作,并且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传播路径不对称性调整,有助于缓解因线路长度不一致带来的相位偏移问题。
// 示例:在 DTS 文件中指定 phy-mode 参数为 rgmii-txid 表明采用的是 RGMII 接口模式
&fec2 {
pinctrl-names = "default";
pinctrl-0 = <&pinctrl_fec2>;
phy-mode = "rgmii-txid"; // 这里指定了使用 RGMII 接口
};
应用场景考量
当选择网络硬件组件时,考虑到成本效益以及板级空间利用率等因素,通常对于百兆级别的应用推荐选用较为经济实惠的 MII 方案;而对于追求更高速度体验特别是吉比特级别以上的项目,则应优先考虑具备更好扩展性和更低功耗特性的 RGMII 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