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bwboundaries函数的具体用法
时间: 2023-12-01 22:11:24 浏览: 398
Matlab中的bwboundaries函数可以用来提取二值图像中物体的边界。具体用法如下:
boundaries = bwboundaries(BW);
其中,BW为输入的二值图像,boundaries为输出的包含物体边界的点集,每个元素为一个n×2的数组,表示一条边界线上的n个点的坐标。
另外,如果需要将提取的边界可视化,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imshow(BW);
hold on;
for i = 1:length(boundaries)
boundary = boundaries{i};
plot(boundary(:,2), boundary(:,1), 'g', 'LineWidth', 2);
end
hold off;
其中,imshow函数用来显示原始二值图像,hold on函数用来保持当前图像并在其上绘制边界,plot函数用来绘制边界线。
相关问题
bwboundaries函数的用法
bwboundaries函数是MATLAB中的一个图像处理函数,用于查找二值图像内的边界。
语法:B = bwboundaries(BW)
输入参数:BW - 二值图像,数据类型为逻辑类型
输出参数:B - 一个元胞数组,其中每个元胞包含一个N-by-2矩阵,表示一个连通区域内像素的行列坐标。
示例:
% 创建一个随机的二值图像
bw = randi([0 1], 10, 10);
% 转换为逻辑类型
bw = logical(bw);
% 查找边界
B = bwboundaries(bw);
% 绘制边界
figure;imshow(bw);
hold on;
for k = 1:length(B)
boundary = B{k};
plot(boundary(:,2), boundary(:,1), 'r', 'LineWidth', 2)
end
运行以上代码,将会生成一个包含随机白点的二值图像,并在图像中用红色线条绘制出每个连通区域的边界。
注意:该函数不支持二值图像中存在孔洞的情况,如果需要考虑孔洞的情况,可以使用regionprops函数。
请根据以下几个参考函数生成一个基于迭代阈值法实现onion.png图像分割的MATLAB代码程序,参考函数如下:(1)graythresh函数 LEVEL =graythresh ( I ):采用OTSU方法计算图像I的全局最佳阈值LEVEL。 BW=im2bw(I, LEVEL):采用阈值LEVEL实现灰度图像I的二值化。 BW=imbinarize(I):采用基于OTSU方法的全局阈值实现灰度图像I的二值化。 BW=imbinarize ( I ,METHOD):采用METHOD指定的方法获取阈值实现灰度图像I的二值化。METHOD可选global和adaptive,前者指定OTSU方法,后者采用局部自适应阈值方法。 (2)hough函数 [H,THETA,RHO] = hough (BW):对输入图像BW进行hough变换。H表示图像hough变换后的矩阵;THETA表示hough变换生成各个单元对应的 值,RHO表示hough变换生成轴的各个单元对应的值。 (3)houghlines函数 LINES =houghlines(BW,THETA,RHO,PEAKS):根据hough变换的结果提取图像BW中的线段。THETA和RHO由函数hough的输出得到,PEAKS表示hough变换的峰值,由函数houghpeaks的输出得到;LINE为结构矩阵,长度为提取出的线段的数目,矩阵中每个元素表示一条线段的相关信息。 (4)houghpeaks函数 PEAKS=houghpeaks(H,NUMPEAKS):提取hough变换后参数平面的峰值点,NUMPEAKS指定要提取的峰值数目,默认为1;返回值PEAKS为一个Q×2矩阵,包含峰值的行列坐标,Q为提取的峰值数目。 (5)bwboundaries函数 B = bwboundaries (BW):搜索二值图像BW的外边界和内边界。 B = bwtraceboundary (BW,P,FSTEP):跟踪二值图像BW中的目标轮廓,目标区域取值非0;参数P是初始跟踪点的行列坐标的二元矢量;FSTEP表示初始查找方向。 (6)qtdecomp函数 S = qtdecomp (I):将一幅灰度方图I进行四叉树分解,直到每个小方块图像都满足规定的某种相似标准。
以下是基于迭代阈值法实现onion.png图像分割的MATLAB代码程序:
```matlab
% 读入图像
I = imread('onion.png');
% 转换为灰度图像
Igray = rgb2gray(I);
% 初始化阈值和分割结果
T = graythresh(Igray);
BW = imbinarize(Igray, T);
% 迭代阈值法分割
for i = 1:5
% 对二值图像进行hough变换,提取直线
[H, theta, rho] = hough(BW);
peaks = houghpeaks(H, 10, 'threshold', ceil(0.3*max(H(:))));
lines = houghlines(BW, theta, rho, peaks);
% 对直线进行聚类
x1 = [lines.point1(:,1) lines.point2(:,1)];
y1 = [lines.point1(:,2) lines.point2(:,2)];
X = [x1(:) y1(:)];
IDX = kmeans(X, 2);
lines1 = lines(IDX==1);
lines2 = lines(IDX==2);
% 计算两组直线的平均角度
theta1 = mean([lines1.theta]);
theta2 = mean([lines2.theta]);
% 根据平均角度计算阈值
T1 = graythresh(imrotate(Igray, -theta1));
T2 = graythresh(imrotate(Igray, -theta2));
T = (T1+T2)/2;
% 根据阈值分割图像
BW = imbinarize(Igray, T);
end
% 显示分割结果
imshow(BW);
```
该程序首先读入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使用OTSU方法计算全局最佳阈值,并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接着进行5次迭代,每次迭代中,首先对二值图像进行hough变换,提取直线。然后对直线进行聚类,分为两组。接着计算两组直线的平均角度,并根据平均角度计算阈值。最后使用阈值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并显示分割结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