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进程实现通信,一个进程循环从终端输入,另一个进程循环打印,当输入quit时结束。共享内存实现。 建议大家先用标志位的方式实现,不建议使用信号量。
时间: 2024-03-20 11:43:24 浏览: 107
好的,这是一个进程间通信(IPC)的问题,可以使用共享内存来实现。下面是一个使用标志位的实现方式:
1. 创建共享内存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域,在两个进程中都能够访问到。可以使用 `shmget()` 函数来创建共享内存。例如:
```
key_t key = <some_key>;
int shm_id = shmget(key, size, IPC_CREAT | 0666);
```
其中,`key` 是一个唯一的键值,可以使用随机数或系统时间来生成。`size` 是共享内存的大小,`IPC_CREAT` 表示如果共享内存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新的共享内存区域,`0666` 表示访问权限。
2. 映射共享内存到进程地址空间
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后,需要将其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以便进程可以访问它。可以使用 `shmat()` 函数来实现。例如:
```
void *shm_addr = shmat(shm_id, NULL, 0);
```
其中,`shm_id` 是共享内存的标识符,`NULL` 表示让系统自动选择一个空闲地址作为共享内存的映射地址,`0` 表示没有特殊的标志。
3. 将共享内存用作标志位
将共享内存用作标志位,可以让两个进程之间进行同步。例如,在第一个进程中,可以将共享内存的第一个字节作为标志位,表示是否需要结束。如果标志位为 1,则表示需要结束。在第二个进程中,可以不断地读取共享内存的第一个字节,并根据标志位的值来判断是否需要结束。
4. 释放共享内存
在程序结束时,需要释放共享内存。可以使用 `shmdt()` 函数来实现。例如:
```
shmdt(shm_addr);
shmctl(shm_id, IPC_RMID, NULL);
```
其中,`shm_addr` 是共享内存的映射地址,`shmctl()` 函数用于删除共享内存区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