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迹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时间: 2024-05-14 09:11:20 浏览: 181
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是一种用于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的滤波算法。与标准的卡尔曼滤波相比,UKF不需要对非线性函数进行线性化,能够更好地处理非线性问题。
UKF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称为“无迹变换”的方法,将非线性函数的高斯分布转化为多元正态分布。这样就可以使用标准的卡尔曼滤波来进行状态估计。
具体来说,UKF将状态估计问题分为两个步骤:预测和更新。在预测步骤中,通过利用当前时刻的状态量和控制量,以及状态转移方程,预测下一个时刻的状态量和协方差矩阵。在更新步骤中,通过使用观测值和观测方程,根据贝叶斯公式更新预测的状态量和协方差矩阵。
无迹卡尔曼滤波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
相关问题
实时采样信号经过二阶无迹卡尔曼滤波后滤除噪声找得到滤波后的结果,使用200个值验证其输入与滤波结果的估计误差是否会随着时间趋近于0,根据二阶无迹卡尔曼滤波代公式和原理写出完整的无迹卡尔曼滤波代码C语言
实时采样信号通过二阶无迹卡尔曼滤波可以有效减小噪声影响,提取出更精确的信息。二阶滤波器通常用于处理具有线性趋势和随机成分的动态系统。对于这种滤波过程,我们通常会计算预测误差、更新过程以及滤波后的状态估计。
然而,编写完整的无迹卡尔曼滤波(CUKF)代码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包括矩阵运算、数据结构等,并非简单的几行代码能概括。以下是一个基本的CUKF算法概述,以及关键部分的代码片段,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版示例,实际应用中你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模型和状态方程调整: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 定义滤波器参数
typedef struct {
double Q; // 系统噪声协方差
double R; // 测量噪声协方差
double P; // 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
double x; // 当前状态估计
double F; // 状态转移矩阵
double H; // 测量函数矩阵
} KalmanFilter;
void predict(KalmanFilter *kf, double dt) {
kf->x = kf->F * kf->x + kf->Q * dt; // 预测步骤
}
void update(KalmanFilter *kf, double y, double zeta) {
double S = kf->H * kf->P * kf->H' + kf->R; // 更新矩阵
double K = kf->P * kf->H' * inv(S); // 卡尔曼增益
kf->x = kf->x + K * (y - kf->H * kf->x); // 更新状态
kf->P = (eye(2) - K * kf->H) * kf->P; // 更新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
}
double estimate_error(KalmanFilter *kf, double actual_value) {
return sqrt((actual_value - kf->x) * (actual_value - kf->x)); // 计算误差
}
int main() {
KalmanFilter kf;
// 初始化滤波器参数...
for (int i = 0; i < 200; ++i) {
// 获取当前采样值并处理测量噪声
double noisy_sample = get_measurement(i);
// 进行预测和更新操作
predict(&kf, dt);
update(&kf, noisy_sample, 0.95); // zeta为加权因子
// 考察误差
double error = estimate_error(&kf, actual_value[i]);
printf("Sample %d: Error = %.4f\n", i, error);
}
return 0;
}
```
注意,此代码仅用于演示目的,实际使用时需替换`get_measurement()`函数以获取实时采样值,并确保对状态转移矩阵F、测量函数矩阵H、以及其他滤波参数进行了适当设定。此外,对于大规模数值稳定性,可能需要使用库如eigen或armadillo进行矩阵操作。
无迹卡尔曼滤波原理图
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是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处理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系统状态估计问题。它的核心思想并非基于递推公式更新,而是通过“扩散”和“收缩”的过程来近似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得到系统的状态和协方差。
UKF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预处理**:首先,选取一组状态和测量值的代表性样本点(称为“粒子云”),这些点通常围绕当前均值并考虑到协方差。
2. **预测**:对每个样本点应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传感器模型,得到预测后的状态和测量值。
3. **扩散**:计算预测样本的新位置,这个过程利用了状态转移矩阵和过程噪声的描述。
4. **中心化**:将所有样本点都移回预测均值附近,以便于后续处理。
5. **减缩**:根据新的测量值,确定一个新的中心点,并调整粒子的位置和权重,这一步涉及概率密度函数的约简。
6. **信息融合**:根据样本的权重,合并预测和观测阶段的信息,得到最终的状态估计和误差协方差。
7. **残差**:如果需要,可以计算残差,即实际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用于评估滤波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