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F.normalize(q.view(self.dim, 1), p=2, dim=0) #转置-----将张量q的形状变为self.dim行,1列的形状,然后使用F.normalize函数对其进行归一化操作 feat_all = F.normalize(feat_all, p=2, dim=1) #feat_all是一个特征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的特征 #使用F.normalize函数对feat_all进行归一化操作,其中参数dim=1表示对每一行进行归一化。这样做可以确保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长度为1,使得它们在特征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尺度 q2all = torch.mm(feat_all, q.view(self.dim, 1)).squeeze(-1) #计算节点与q之间的相似度 pos_len = torch.sum(labels, dim = 0) #正长节点 neg_len = q2all.size(0) - pos_len #异常节点 # pos [P]; neg [Neg] q2all_pos, q2all_neg = torch.split(q2all, [pos_len, neg_len], dim = 0)这段代码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4-09 09:27:14 浏览: 198
这段代码的主要作用是计算节点与查询向量(q)之间的相似度,并将相似度分为正例(正常节点)和负例(异常节点)。
首先,使用`F.normalize`函数对查询向量(q)进行归一化操作,将其形状变为`self.dim`行,1列的形状。这可以确保查询向量的长度为1,使得其在特征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尺度。
然后,使用`F.normalize`函数对特征矩阵(feat_all)进行归一化操作,其中参数`dim=1`表示对每一行进行归一化。这样做可以确保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长度为1,使得它们在特征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尺度。
接下来,使用`torch.mm`函数计算特征矩阵(feat_all)与查询向量(q)之间的相似度。`torch.mm`函数将特征矩阵与查询向量进行矩阵乘法,并得到一个列向量。使用`squeeze(-1)`函数将该列向量的维度从1降低到0。
然后,使用`torch.split`函数将相似度分为正例(正常节点)和负例(异常节点)。`torch.split`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待分割的张量(这里是相似度),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列表,指定分割后每部分的长度。在这里,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是正例的长度(即正常节点的数量),第二个元素是负例的长度(即异常节点的数量)。最终,将得到两个张量:`q2all_pos`表示正例的相似度,`q2all_neg`表示负例的相似度。
总结起来,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对查询向量和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操作,并计算节点与查询向量之间的相似度,然后将相似度分为正例和负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