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 if ((0 > 0) && ! (0)) { _clib_error (CLIB_ERROR_ABORT, 0, 0, "%s:%d (%s) assertion `%s' fails", "/home/wenyuxuan/slp/x86/torchlight/tp_package/u_packages/vpp/src/src/vnet/adj/adj_nbr.c", (uword) 704, ((char *) __FUNCTION__), "0"); } } while (0)
时间: 2024-04-18 09:28:05 浏览: 136
这段代码是一个宏展开后的逻辑,其中包含了一个条件判断语句和一个错误处理函数。
首先,条件判断语句 `(0 > 0) && !(0)` 的结果为假,因为 `0` 不大于 `0`,且取反后为真。所以条件判断的结果为假。
然后,根据条件判断的结果,代码进入条件判断语句块。在该块中,调用 `_clib_error` 函数,并传入参数 `CLIB_ERROR_ABORT, 0, 0, "%s:%d (%s) assertion `%s' fails", "/home/wenyuxuan/slp/x86/torchlight/tp_package/u_packages/vpp/src/src/vnet/adj/adj_nbr.c", (uword) 704, ((char *) __FUNCTION__), "0"`。该函数的作用是输出一条错误信息并终止程序的执行。
最后,代码执行完毕,跳出循环。由于循环条件为假,所以只会执行一次。
相关问题
static clib_error_t * ft_timer_enable_disable_command_fn(vlib_main_t *vm, unformat_input_t *input, vlib_cli_command_t *cmd) { u32 is_enable = 1; u32 thread_index = ~0; u8 state; while (unformat_check_input(input) != UNFORMAT_END_OF_INPUT) { if (unformat(input, "thread %u", &thread_index)) ; if (unformat(input, "disable")) is_enable = 0; else return clib_error_return(0, "Invalid param"); } if (~0 != thread_index) { vm = vlib_get_main_by_index(thread_index); state = is_enable ? VLIB_NODE_STATE_POLLING : VLIB_NODE_STATE_DISABLED; vlib_node_set_state(vm, flowtable_timer_node.index, state); } return NULL; }
这段代码是一个函数 `ft_timer_enable_disable_command_fn`,用于处理命令行输入并根据输入的参数来启用或禁用一个定时器。
在这段代码中,函数首先初始化了一些变量,包括 `is_enable`、`thread_index` 和 `state`。
然后,通过解析输入的参数来确定是否要禁用定时器。如果输入中包含了 "disable" 参数,则将 `is_enable` 设置为 0,表示禁用定时器。否则,会返回一个错误,提示参数无效。
接下来,函数检查是否指定了线程索引 `thread_index`。如果指定了线程索引,则通过该索引获取对应的 `vlib_main_t` 结构体,并根据 `is_enable` 的值设置对应的节点状态 `state`。
最后,函数返回一个指向 `clib_error_t` 结构体的指针,表示操作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中可能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或者不完整的地方,因此如果你遇到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和具体的问题描述。
do { if (!(fd > 0)) { do { if (DEBUG_MAJOR != DEBUG_OFF || 1 == 0) { char _tname_[32] = { 0 }; char _info_[512] = { 0 }; prctl (16, _tname_); snprintf (_info_, 512, "%s %s%s", "\033[31;49m[<%s/%s>:<%s/%s()/%d>]", "Ensure %s failed.", "\033[0m\r\n"); _clib_error (CLIB_ERROR_WARNING, ((char *) __FUNCTION__), 100, _info_, "TEST", _tname_, "TEST", __FUNCTION__, 100, "fd > 0"); ; } } while (0); return -1; } }
这段代码使用了一些条件语句和宏,目的是检查 `fd` 是否大于 0,如果不满足条件,则输出一条错误信息并返回 -1。
首先,通过条件判断语句 `!(fd > 0)` 检查 `fd` 是否大于 0。如果不满足条件,则进入内部的 `if` 语句块。
在 `if` 语句块中,首先通过条件判断语句 `DEBUG_MAJOR != DEBUG_OFF || 1 == 0` 检查是否满足输出错误信息的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以下操作:
1. 定义了两个字符数组 `_tname_` 和 `_info_`,分别用于存储线程名和错误信息。
2. 通过调用 `prctl (16, _tname_)` 获取当前线程的名字。
3. 使用 `snprintf` 将错误信息格式化为 `_info_` 字符数组。
4. 调用 `_clib_error` 函数输出错误信息,包括函数名、行号等信息。
最后,代码块结束后返回 -1。
总之,这段代码的作用是检查 `fd` 是否大于 0,如果不满足条件,则输出一条错误信息并返回 -1。注意,代码中的宏和错误信息的具体实现可能与示例代码中给出的宏和函数不完全一致,具体实现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调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