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BSCAN算法对deviceA的定位点进行空间密度聚类,地理空间相近的定位点会形成一个簇(cluster) coords = device_df.loc[:, ['loc_y', 'loc_x']].values #将device_df中的定位点坐标取出,按numpy.ndarray存储,以作为DBSCAN(...)的输入。注意,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kms_per_radian = 6371.0088 epsilon = 0.2 / kms_per_radian # 以200米作为定义空间可达性的参数 db = DBSCAN(eps=epsilon, min_samples=1, algorithm='ball_tree', metric='haversine') \ .fit(np.radians(coords)) #以地球球面距离为metric调用DBSCAN算法,经纬度坐标需转为弧度制
时间: 2024-04-11 17:32:43 浏览: 117
这段代码使用了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 `device_df` 中的定位点进行空间密度聚类。
首先,`coords` 被定义为 `device_df` 中的 `'loc_y'` 和 `'loc_x'` 列的值,以 numpy.ndarray 的形式存储。注意,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然后,`kms_per_radian` 被赋值为地球上每弧度的距离。这是一个常数,用于将距离转换为弧度单位。
接下来,`epsilon` 被定义为 0.2 千米除以 `kms_per_radian`,即以 200 米作为定义空间可达性的参数。
然后,`db` 被初始化为一个 DBSCAN 对象,使用球树算法(ball_tree)和哈弗斯因距离(haversine)作为度量标准。然后,该对象被应用于经纬度坐标的弧度化版本 `np.radians(coords)`。
最终,DBSCAN 算法将根据指定的参数对定位点进行聚类,并返回一个 `labels_` 属性,表示每个点所属的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