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 clc; %% 本程序求解黄金分割率的比值 % r^2 - r - 1 = 0的解就是比值。 p = [1 -1 -1]; % 此数组代表了上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r = roots(p); print_str = sprintf('r^2 - r - 1 = 0的结果是:%f和%f\n', r); disp(print_str);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4-20 19:23:58 浏览: 114
这段代码是用来求解黄金分割率的比值。首先,通过定义数组p来表示方程r^2 - r - 1 = 0的系数,其中p = [1 -1 -1]表示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1。然后,使用roots函数求解方程的根,将结果保存在变量r中。最后,通过sprintf函数生成一个字符串print_str,用来显示方程的解。disp函数用于打印出这个字符串并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
相关问题
%一阶声波方程模拟 clear;clc; %雷克子波 % figure(1); dt=1e-3; tmax=501; t=0:d
tmax=dt:(tmax-1)*dt; %时间范围
f1=10; %第一个子波的频率
f2=20; %第二个子波的频率
t1=1/f1; %第一个子波的周期
t2=1/f2; %第二个子波的周期
a1=2; %第一个子波的振幅
a2=1; %第二个子波的振幅
w=pi/(sqrt(t1^2+t2^2)); %角频率
delta=t1*t2/(t1+t2); %相位差
t=t-tmax/2*dt; %时间向左平移
q=a1*sin(w*t).*exp(-((t-tmax/(2*dt))/t1).^2)+a2*sin(w*t+delta).*exp(-((t-tmax/(2*dt))/t2).^2); %构造雷克子波
figure; %绘制雷克子波图像
plot(t,q);
xlabel('时间(s)');
ylabel('振幅');
title('雷克子波');
figure; %绘制频谱图
N=length(q); %信号长度
df=1/(N*dt); %频率分辨率
f=linspace(0,1/(2*dt),N/2+1); %频率范围
Q=fft(q,N)/N;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Q=2*abs(Q(1:N/2+1)); %归一化并取幅值
plot(f,Q);
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title('雷克子波频谱');
figure; %使用一阶声波方程模拟
c=1500; %声速
dx=0.01; %网格间距
dt2=0.5*dx/c; %计算时间间隔
tmax2=max(t)+100*dt; %计算模拟时间
nx=round(max(tmax2*c/dx,2/tmax2/dt2)); %计算网格数
x=0:dx:(nx-1)*dx; %空间范围
P=zeros(nx,1); %初始化压力场
P(2:nx-1)=q(1:nx-2)/2*q(2:nx-1)/2; %初始脉冲赋值
for t2=0:dt2:tmax2 %迭代计算
P(2:nx-1)=P(2:nx-1)+(c*dt2/dx*(P(3:nx)-P(2:nx-1))); %更新压力场
P(1)=0; P(nx)=0; %边界条件
if mod(t2,dt)==0 %每个时间步长绘制结果
figure;
plot(x,P);
xlabel('距离(m)');
ylabel('幅值');
title(['声波传播 t=',num2str(t2)]);
end
end
clc;clf;clear; n=0; r=1; p=0; k=1; while r>=1.0e-5 n=n+1; p1=p+k/(2n-1)^2; fprintf('n=%.0f,p=%.10f\n',n,4*p1); p=p1; end这个代码为什么不对
这个代码是一段 MATLAB 代码,可以在 MATLAB 环境中运行。这段代码的作用是计算 $\sum_{n=1}^{\infty}\frac{1}{n^2}$ 的值,其中使用了莱布尼茨公式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代码的具体解释如下:
- clc、clf 和 clear 函数是用来清空 MATLAB 命令窗口、图形窗口和工作区的。
- n、r、p 和 k 是四个变量,分别代表当前项数、当前误差、当前和以及常数 k 的值。
- while 循环中的条件 r>=1.0e-5 表示当前误差大于等于 1.0e-5 时继续循环,其中 1.0e-5 表示科学计数法中的表示方法,即 $1.0\times 10^{-5}$。
- 在循环体中,首先将 n 加 1,然后计算新的项 p1=p+k/(2n-1)^2,其中 (2n-1)^2 表示奇数的平方,也就是莱布尼茨公式中的分母。将新的和 p1 输出到命令窗口中,其中使用了 fprintf 函数将 n 和 p1 的值以指定的格式输出。
- 最后在循环体中将 p1 的值赋给 p,从而更新当前的和。
- 当误差小于 1.0e-5 时,循环结束,此时的和 p 就是所求的 $\sum_{n=1}^{\infty}\frac{1}{n^2}$ 的值的近似值。
如果这个代码在 MATLAB 中运行有问题,可能是由于 MATLAB 版本不兼容或者语法错误等原因导致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