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内网部署deepseek
时间: 2025-03-03 08:20:36 浏览: 34
DeepSeek在Linux服务器内网中的安装与配置
一、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顺利部署,需确认服务器已具备必要的依赖项和环境变量设置。对于网络受限的情况,应预先设定HTTP/HTTPS代理以便获取所需资源。
针对Linux服务器上的代理设置可采用如下指令完成:
export http_proxy=http://10.10.xxx.18:xxxx && \
export https_proxy=http://10.10.xxx.18:xxxx
此操作允许后续命令能够绕过防火墙限制访问互联网资源[^1]。
二、Ollama组件安装
鉴于DeepSeek构建于Ollama之上,则首要任务便是按照官方指引安装Ollama框架。具体做法是从指定URL下载并执行安装脚本:
curl -fsSL https://ollama.com/install.sh | sh
上述过程会自动处理软件包的下载及其初始化工作,从而简化了前期准备工作流程。
三、DeepSeek的具体部署
一旦完成了Ollama的基础架构建设之后,下一步就是引入DeepSeek模型本身。考虑到安全性以及效率因素,建议利用Docker容器化技术来承载整个应用栈。这不仅有助于隔离不同版本间的冲突问题,同时也便于后期维护升级。
根据已有经验分享,在拥有GPU加速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参照特定文档说明进一步优化性能表现;与此同时,借助Dify作为中介层提供图形界面管理入口,方便用户远程操控和服务监控[^2]。
四、开放WebUI接口
为了让外部设备能安全有效地连接至内部部署的服务端口,通常还需要额外架设一层反向代理机制——比如Nginx或HAProxy等工具。它们负责转发来自公网请求到私有IP地址对应的监听位置,并实施必要的身份验证措施防止未授权访问行为发生。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涉及敏感数据传输环节都应当启用SSL/TLS加密协议加以保护,以此保障通信链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