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蜂鸣器2000HZ代码
时间: 2023-11-12 13:03:30 浏览: 174
以下是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2000HZ频率的代码:
#include <reg52.h> //头文件
sbit beep=P1^5; //定义蜂鸣器控制引脚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ms) //延时函数
{
unsigned int i,j;
for(i=xms;i>0;i--)
for(j=112;j>0;j--);
}
void main()
{
while(1)
{
beep=1; //蜂鸣器控制引脚输出高电平
delay(500); //延时500ms
beep=0; //蜂鸣器控制引脚输出低电平
delay(500); //延时500ms
}
}
在上述代码中,使用了一个名为beep
的sbit
变量来控制蜂鸣器的开关状态。在main()
函数中,通过不断地循环,让蜂鸣器以2000HZ的频率发出声音。其中,delay()
函数用于实现延时,以控制蜂鸣器的开关状态。
相关问题
51单片机蜂鸣器放音乐代码
51单片机(如8051系列)想要通过蜂鸣器播放简单的音乐,通常需要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因为蜂鸣器本质上是一个模拟设备,而51单片机的数字信号输出不适合直接驱动它产生音频。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使用C语言编写,假设你已经配置了P1口作为PWM控制端:
#include <reg52.h> // 假设你的编译环境支持
#define Freq 1100 // 设定基本频率,这里设置为1100Hz,可以根据实际蜂鸣器调整
#define NoteLength 20 // 每个音符持续时间,单位是机器周期
#define NoteFreq(Freq) (Freq * NoteLength)
void PlayTone(unsigned char freq){
TMOD = 0x01; // 设置定时器模式为工作方式1
TH1 = 64 - ((NoteFreq(freq) - 1) / 2); // 计算初始定时初值
TL1 = 0;
EA = 1; // 开启中断
ET1 = 1; // 启动定时器1
}
void main(void){
unsigned char melody[] = {0xC0, 0xE0, 0xF0, 0xC0, 0x80, 0x40, 0x20}; // 音阶数组,代表7个简谱音符
int i;
for(i=0; i<sizeof(melody)/sizeof(melody[0]); i++){
PlayTone(melody[i]);
delay_ms(50); // 暂停一段时间,让每个音符之间有间隔
}
while(1); // 无限循环,防止程序结束
}
用51单片机蜂鸣器唱好代码
在51单片机中,利用蜂鸣器实现音乐播放通常涉及到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控制信号频率来模拟声音的高低。这里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如何让51单片机的蜂鸣器发出特定音符:
```c #include <reg52.h> // 包含51单片机头文件
sbit buz = P3^2; // 将P3.2口定义为蜂鸣器引脚
void play_tone(int freq) { unsigned char timer初值; int i;
// 计算定时器初值,确保能生成所需频率的方波
timer初值 = (晶振频率 / 4) - (freq * 10); // 假设晶振频率为12MHz,10次占空比约等于1ms周期
TMOD = 0x01; // 设置TMOD为模式1(8位计数)
TH1 = timer初值 >> 1; // 高8位存入TH1
TL1 = timer初值 & 0xFF; // 低8位存入TL1
TR1 = 1; // 开启定时器1
while(1) { // 无限循环
for(i = 0; i < 256 - freq; i++) { // 发出持续音,频率越高,等待时间越短
while(TF1 == 0); // 等待定时溢出
TF1 = 0; // 清除溢出标志
buz = !buz; // 蜂鸣器取反发出声音
}
while(freq--) { // 持续发声
buz = !buz; // 蜂鸣器取反
}
}
}
// 示例:播放C调的Do(中央C,频率约为262Hz) int main() { play_tone(262); return 0;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