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控制的红外测温仪

时间: 2023-11-03 14:35:49 浏览: 105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基于STM32控制的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件是红外传感器,它能够将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STM32芯片进行处理和显示。 下面是基于STM32控制的红外测温仪的基本设计流程: 1.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和STM32芯片,并进行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2. 软件开发:使用STM32开发板进行程序开发,实现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 测试调试:对红外测温仪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精度会受到环境温度、测量距离、物体表面的材质和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进行校准和调整。同时,红外测温仪也需要避免在强光和较高温度的环境下使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和设备寿命。
相关问题

基于stm32的红外测温

基于STM32的红外测温是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传感器获取热红外信息,通过STM32微控制器对数据进行运算,实现对被测物体温度测量的技术。下面是一个基于STM32的红外测温的简单实现过程: 1. 硬件准备:STM32F103微控制器、AMG8833红外热像仪传感器、LCD屏幕等。 2. 连接硬件:将AMG8833红外热像仪传感器与STM32微控制器连接,将LCD屏幕与STM32微控制器连接。 3.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STM32微控制器对AMG8833传感器获取的热红外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并将处理后的热图像和温度值通过LCD屏幕实时显示出来。 4. 调试程序:将程序下载到STM32微控制器中,进行调试,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5. 进行测量:将红外测温枪对准被测物体,即可在LCD屏幕上看到被测物体的温度和热图像。

基于stm32f103c8t6的红外测温仪代码

以下为基于STM32F103C8T6的红外测温仪的代码,主要使用了STM32的定时器、ADC、UART等模块: ```c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stdio.h" #define USART_REC_LEN 20 //定义串口接收缓冲区大小 #define TEMP_AMBIENT_ADDR 0x00 //环境温度寄存器地址 #define TEMP_OBJECT_ADDR 0x01 //物体温度寄存器地址 uint8_t USART_RX_BUF[USART_REC_LEN]; //串口接收缓冲区 uint16_t USART_RX_STA = 0; //串口接收状态标志 void USART1_Init(void) {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1 | 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使能USART1、GPIOA时钟 //USART1_TX PA.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PA.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PA9 //USART1_RX PA.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0; //PA.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PA10 //USART1 初始化设置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115200; //波特率设置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 //字长为8位数据格式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一个停止位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无奇偶校验位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无硬件数据流控制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收发模式 USART_Init(USART1, &USART_InitStructure); //初始化串口1 USART_Cmd(USART1, ENABLE); //使能串口1 } void TIM3_Init(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TIM3时钟使能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199; //定时器周期200us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 //预分频器72,即72MHz/72 = 1MHz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Cmd(TIM3, ENABLE); //使能TIM3 } void ADC1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DC1 | 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使能ADC1、GPIOA时钟 //PA.0 作为模拟通道输入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ADC1 初始化设置 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 //独立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 DISABLE; //单通道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DISABLE; //单次转换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 //软件触发转换 ADC_InitStructure.ADC_DataAlign = ADC_DataAlign_Right; //右对齐 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1; //1个转换在规则序列中 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 //使能指定的ADC1的DMA传输 ADC_DMACmd(ADC1, ENABLE); //启动ADC1校准 ADC_ResetCalibration(ADC1); //复位校准寄存器 while (ADC_GetResetCalibrationStatus(ADC1)) ; //等待校准寄存器复位完成 ADC_StartCalibration(ADC1); //开始校准 while (ADC_GetCalibrationStatus(ADC1)) ; //等待校准完成 //开启ADC1 ADC_Cmd(ADC1, ENABLE); } uint16_t Get_Adc(uint8_t ch) { //设置指定ADC的规则组通道,一个序列,采样时间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ch, 1,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启动指定的ADC转换 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 //等待转换完成 while (!ADC_GetFlagStatus(ADC1, ADC_FLAG_EOC)) ; //返回最近一次ADC1规则组的转换结果 return ADC_GetConversionValue(ADC1); } uint16_t readTemp(uint8_t addr) { uint16_t data; I2C_Start(); I2C_Send_Byte(0x5a << 1 | 0); //发送写命令 if (I2C_Wait_Ack() != 0) return 0xffff; //接收应答失败,退出 I2C_Send_Byte(addr); //发送寄存器地址 I2C_Wait_Ack(); //等待应答 I2C_Start(); //重新启动一次总线 I2C_Send_Byte(0x5a << 1 | 1); //发送读命令 I2C_Wait_Ack(); //等待应答 data = I2C_Read_Byte(0); //读取数据 I2C_Stop(); //停止总线 return data; }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if (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ART_IT_RXNE) != RESET) { static uint8_t i = 0; USART_RX_BUF[i++] = USART_ReceiveData(USART1); if (USART_RX_BUF[i - 1] == '\n') //接收到换行符 { USART_RX_STA |= 1 << 15; //标志接收完成 USART_RX_BUF[i - 1] = 0; //将换行符替换为字符串结束符 i = 0; //重新开始接收 } } } void USART_Send_Str(char *str) { while (*str) { while ((USART1->SR & 0X40) == 0) //等待上一次发送完成 ; USART1->DR = (u8)*str++; } } int main(void) { uint16_t raw; float temp_ambient, temp_object;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优先级分组设置 USART1_Init(); //初始化串口1 TIM3_Init(); //初始化定时器3 ADC1_Init(); //初始化ADC1 I2C_GPIO_Config(); //初始化I2C总线 delay_init(); //延时函数初始化 while (1) { TIM_SetCounter(TIM3, 0); //计数器清零 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6); //拉低SCL while (TIM_GetCounter(TIM3) < 5); //等待5us 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6); //拉高SCL while (TIM_GetCounter(TIM3) < 10); //等待10us 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6); //拉低SCL raw = Get_Adc(0); //采集环境温度 temp_ambient = (float)raw * 3.3 / 4096 * 100 - 273.15; //计算环境温度 raw = readTemp(TEMP_OBJECT_ADDR); //读取物体温度 if (raw == 0xffff) //读取失败 { USART_Send_Str("read object temperature failed!\r\n"); delay_ms(1000); continue; } temp_object = (float)(raw & 0x7fff) * 0.02 - 273.15; //计算物体温度 if (raw & 0x8000) //负温度 { temp_object = -temp_object; } printf("ambient temperature:%.2fC, object temperature:%.2fC\r\n", temp_ambient, temp_object); delay_ms(1000); } } ``` 在此代码中,我们使用了定时器3来产生红外测温仪所需的时序信号,使用ADC1来采集环境温度,使用I2C总线读取红外传感器的物体温度。同时,我们通过串口1将温度数据发送至PC端进行显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基于苍鹰优化算法的NGO支持向量机SVM参数c和g优化拟合预测建模(Matlab实现),苍鹰优化算法NG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c和g参数做多输入单输出的拟合预测建模 程序内注释详细直接替数据就可以

基于苍鹰优化算法的NGO支持向量机SVM参数c和g优化拟合预测建模(Matlab实现),苍鹰优化算法NG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c和g参数做多输入单输出的拟合预测建模。 程序内注释详细直接替数据就可以使用。 程序语言为matlab。 程序直接运行可以出拟合预测图,迭代优化图,线性拟合预测图,多个预测评价指标。 PS:以下效果图为测试数据的效果图,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程序运行可以出的结果图,具体预测效果以个人的具体数据为准。 2.由于每个人的数据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无法做到可以任何人的数据直接替就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核心关键词:苍鹰优化算法; NGO优化; 支持向量机SVM; c和g参数; 多输入单输出拟合预测建模; Matlab程序; 拟合预测图; 迭代优化图; 线性拟合预测图; 预测评价指标。,MATLAB实现:基于苍鹰优化算法与NGO优化SVM的c和g参数多输入单输出预测建模工具
recommend-type

麻雀优化算法SSA优化广义神经网络GRNN的多特征输入单变量输出拟合预测模型(Matlab实现),麻雀优化算法SSA优化广义神经网络GRNN做多特征输入,单个因变量输出的拟合预测模型 程序内注释详细

麻雀优化算法SSA优化广义神经网络GRNN的多特征输入单变量输出拟合预测模型(Matlab实现),麻雀优化算法SSA优化广义神经网络GRNN做多特征输入,单个因变量输出的拟合预测模型。 程序内注释详细直接替数据就可以用。 程序语言为matlab。 ,关键词:麻雀优化算法(SSA);优化;广义神经网络(GRNN);多特征输入;单个因变量输出;拟合预测模型;Matlab程序语言;程序内注释。,SSA优化GRNN的多特征输入-单因变量输出拟合预测模型(基于Matlab程序)
recommend-type

2025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2025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recommend-type

高效数字电源方案:图腾柱无桥pfc技术,两相交错设计,5G一体化电源批量出货,宽电压输入与高效输出,功率覆盖至kW级别,高效数字电源方案,图腾柱无桥pfc,两相交错,5g一体化电电源上已批量出,输入1

高效数字电源方案:图腾柱无桥pfc技术,两相交错设计,5G一体化电源批量出货,宽电压输入与高效输出,功率覆盖至kW级别,高效数字电源方案,图腾柱无桥pfc,两相交错,5g一体化电电源上已批量出,输入175-265V,输出42-58V;输出效率97%,2kW 3kW都有 ,高效数字电源方案; 图腾柱无桥pfc; 两相交错; 5g一体化电电源; 批量出货; 宽输入电压范围; 高输出效率; 2kW和3kW功率。,"高效图腾柱无桥PFC电源方案,两相交错5G电平已大批量生产,宽输入范围输出高效率"
recommend-type

基于java+ssm+mysql的停车管理系统 源码+数据库+论文(高分毕设项目).zip

项目已获导师指导并通过的高分毕业设计项目,可作为课程设计和期末大作业,下载即用无需修改,项目完整确保可以运行。 包含:项目源码、数据库脚本、软件工具等,该项目可以作为毕设、课程设计使用,前后端代码都在里面。 该系统功能完善、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管理便捷,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项目都经过严格调试,确保可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 技术组成 语言:java 开发环境:idea 数据库:MySql8.0 部署环境:Tomcat(建议用 7.x 或者 8.x 版本),maven 数据库工具:navicat
recommend-type

Droste:探索Scala中的递归方案

标题和描述中都提到的“droste”和“递归方案”暗示了这个话题与递归函数式编程相关。此外,“droste”似乎是指一种递归模式或方案,而“迭代是人类,递归是神圣的”则是一种比喻,强调递归在编程中的优雅和力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分几个部分来阐述。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递归。在计算机科学中,递归是一种常见的编程技术,它允许函数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递归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问题。在递归函数中,通常都会有一个基本情况(base case),用来结束递归调用的无限循环,以及递归情况(recursive case),它会以缩小问题规模的方式调用自身。 递归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数学中的递归定义,比如自然数的定义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0是自然数,任何自然数n的后继者(记为n+1)也是自然数。在编程中,递归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结构(如二叉树遍历),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以及函数式编程语言(如Haskell、Scala)中,它提供了强大的抽象能力。 从标签来看,“scala”,“functional-programming”,和“recursion-schemes”表明了所讨论的焦点是在Scala语言下函数式编程与递归方案。Scala是一种多范式的编程语言,结合了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的特点,非常适合实现递归方案。递归方案(recursion schemes)是函数式编程中的一个高级概念,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处理递归数据结构。 递归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始递归方案(原始-迭代者)和高级递归方案(例如,折叠(fold)/展开(unfold)、catamorphism/anamorphism)。 1. 原始递归方案(primitive recursion schemes): - 原始递归方案是一种模式,用于定义和操作递归数据结构(如列表、树、图等)。在原始递归方案中,数据结构通常用代数数据类型来表示,并配合以不变性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fixed point)。 - 在Scala中,原始递归方案通常通过定义递归类型类(如F-Algebras)以及递归函数(如foldLeft、foldRight)来实现。 2. 高级递归方案: - 高级递归方案进一步抽象了递归操作,如折叠和展开,它们是处理递归数据结构的强大工具。折叠允许我们以一种“下降”方式来遍历和转换递归数据结构,而展开则是“上升”方式。 - Catamorphism是将数据结构中的值“聚合成”单一值的过程,它是一种折叠操作,而anamorphism则是从单一值生成数据结构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展开操作。 - 在Scala中,高级递归方案通常与类型类(如Functor、Foldable、Traverse)和高阶函数紧密相关。 再回到“droste”这个词,它很可能是一个递归方案的实现或者是该领域内的一个项目名。根据文件名称“droste-master”,可以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仓库,其中包含了与递归方案相关的Scala代码库或项目。 总的来说,递归方案和“droste”项目都属于高级函数式编程实践,它们为处理复杂的递归数据结构提供了一种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手段。在使用Scala这类函数式语言时,递归方案能帮助开发者写出更简洁、可维护的代码,同时能够更安全、有效地处理递归结构的深层嵌套数据。
recommend-type

Simulink DLL性能优化:实时系统中的高级应用技巧

#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Simulink DLL性能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提高实时系统中DLL的性能表现。首先概述了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实时系统对DLL性能的具体要求以及性能评估的方法。随后,详细介绍了优化策略,包括理论模型和系统层面的优化。接着,文章深入到编码实践技巧,讲解了高效代码编写原则、DLL接口优化和
recommend-type

rust语言将文本内容转换为音频

Rust是一种系统级编程语言,它以其内存安全性和高性能而闻名。虽然Rust本身并不是专门用于音频处理的语言,但它可以与其他库配合来实现文本转音频的功能。通常这种任务需要借助外部库,比如`ncurses-rs`(控制台界面库)结合`wave`、`audio-kit-rs`等音频处理库,或者使用更专业的第三方库如`flac`、`opus`等进行编码。 以下是使用Rust进行文本转音频的一个简化示例流程: 1. 安装必要的音频处理库: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cargo install flac wave`等音频编码库。 2. 导入库并创建音频上下文:导入`flac`库,创建一个可以写入FLAC音频
recommend-type

安卓蓝牙技术实现照明远程控制

标题《基于安卓蓝牙的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指向了一项技术实现,即利用安卓平台上的蓝牙通信能力来操控照明系统。这一技术实现强调了几个关键点:移动平台开发、蓝牙通信协议以及照明控制的智能化。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安卓平台开发** 安卓(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安卓平台的开发涉及多个层面,从底层的Linux内核驱动到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开发,都需要安卓开发者熟练掌握。 1. **安卓应用框架**:安卓应用的开发基于一套完整的API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如Activity(界面组件)、Service(后台服务)、Content Provider(数据共享)和Broadcast Receiver(广播接收器)等。在远程控制照明系统中,这些组件会共同工作来实现用户界面、蓝牙通信和状态更新等功能。 2. **安卓生命周期**:安卓应用有着严格的生命周期管理,从创建到销毁的每个状态都需要妥善管理,确保应用的稳定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 **权限管理**:由于安卓应用对硬件的控制需要相应的权限,开发此类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时,开发者必须在应用中声明蓝牙通信相关的权限。 **蓝牙通信协议**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子设备的连接。在安卓平台上开发蓝牙应用,需要了解和使用安卓提供的蓝牙API。 1. **蓝牙API**:安卓系统通过蓝牙API提供了与蓝牙硬件交互的能力,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API进行设备发现、配对、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2. **蓝牙协议栈**:蓝牙协议栈定义了蓝牙设备如何进行通信,安卓系统内建了相应的协议栈来处理蓝牙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3. **蓝牙配对与连接**:在实现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时,必须处理蓝牙设备间的配对和连接过程,这包括了PIN码验证、安全认证等环节,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照明系统的智能化** 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是指照明设备可以被远程控制,并且可以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在本项目中,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能够响应安卓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 1. **远程控制协议**:照明系统需要支持一种远程控制协议,安卓应用通过蓝牙通信发送特定指令至照明系统。这些指令可能包括开/关灯、调整亮度、改变颜色等。 2. **硬件接口**:照明系统中的硬件部分需要具备接收和处理蓝牙信号的能力,这通常通过特定的蓝牙模块和微控制器来实现。 3. **网络通信**:如果照明系统不直接与安卓设备通信,还可以通过Wi-Fi或其它无线技术进行间接通信。此时,照明系统内部需要有相应的网络模块和协议栈。 **相关技术实现示例** 在具体技术实现方面,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名为"LightControl"的安卓应用,该应用能够让用户通过蓝牙与家中的智能照明灯泡进行交互。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 1.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提供必要的按钮和指示灯,用于显示当前设备状态和发送控制指令。 2. **蓝牙操作实现**:编写代码实现搜索蓝牙设备、配对、建立连接及数据传输的功能。安卓应用需扫描周围蓝牙设备,待用户选择相应照明灯泡后,进行配对和连接,之后便可以发送控制指令。 3. **指令解码与执行**:照明设备端需要有对应的程序来监听蓝牙信号,当接收到特定格式的指令时,执行相应的控制逻辑,如开启/关闭电源、调节亮度等。 4. **安全性考虑**: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设备认证,防止未授权的访问或控制。 在技术细节上,开发者需要对安卓开发环境、蓝牙通信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硬件端具备相应的编程能力,以保证应用与硬件的有效对接和通信。 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安卓蓝牙远程控制照明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移动平台开发、蓝牙通信协议和智能化硬件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技术运用。开发者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编程知识,还应包括对蓝牙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对移动设备通信机制的全面认识。
recommend-type

【Simulink DLL集成】:零基础快速上手,构建高效模型策略

# 摘要 本文综合介绍了Simulink模型与DLL(动态链接库)的集成过程,详细阐述了从模型构建基础到DLL集成的高级策略。首先概述了Simulink模型构建的基本概念、参数化和仿真调试方法。接着,深入探讨了DLL的基础知识、在Simulink中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