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领域基础知识
时间: 2023-11-28 16:32:33 浏览: 100
图像处理基础2
在图像处理领域,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图像类型:根据波长的不同,图像可以分为γ射线图像、X射线图像、紫外线图像、可见光图像、红外线图像、微波图像、无线电波图像和交流电波图像等不同类型的图像。
2. 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是通过图像传感器对物体的光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的。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3. 图像模式:图像模式是指图像的颜色表示方式,常见的图像模式有灰度图像(每个像素只有一个灰度值)、二值图像(每个像素只有黑和白两个取值)和彩色图像(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分量组成)等。
4. 图像存储的数据结构:图像的数据结构通常以矩阵的形式存储,每个像素对应矩阵中的一个元素。矩阵的行数和列数表示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而每个元素的值表示像素的灰度值或颜色值。
5. 图像文件格式:图像可以以不同的文件格式进行存储,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JPEG、PNG、BMP等。每种文件格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6. 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的评价可以通过客观和主观的手段进行。客观评价主要依靠一些数学算法和图像处理指标来衡量图像的质量,而主观评价则是通过人眼的主观感受来评价图像的质量。常用的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等。
此外,在图像处理中还有像素的连通性和像素间的距离的概念。如果像素p和q在一个像素的相邻区域中,并且它们的灰度值满足某个特定的相似准则,那么它们是连通的。而像素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计算,例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