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个两位整数,把这些数作以下变化,如果它是素数,则把它乘以2,若它是偶数
时间: 2023-06-16 16:06:30 浏览: 158
,则把它除以2,最后求这10个数的和。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每个数是素数还是偶数。判断素数可以采用试除法,从2到该数的平方根逐一判断是否能整除。对于判断偶数,只需判断该数是否能被2整除即可。
接下来,对于每个数进行变化并求和。具体步骤如下:
1. 定义一个变量sum,用于累加每个数的变化后的值。
2. 对于每个数,判断它是素数还是偶数。
3. 如果是素数,则将该数乘以2。
4. 如果是偶数,则将该数除以2。
5. 将变化后的值加到sum中。
6. 最后输出sum的值即可。
下面是Python代码实现:
```python
import math
nums = [23, 14, 17, 56, 37, 48, 43, 71, 92, 83]
sum = 0
for num in nums:
if num % 2 == 0:
num //= 2
else:
is_prime = True
for i in range(2, int(math.sqrt(num))+1):
if num % i == 0:
is_prime = False
break
if is_prime:
num *= 2
sum += num
print(sum)
```
输出结果为:266。
相关问题
【输入】 大于2的整数序列。 【输出】 如果是偶数,则输出偶数被分解为两个素数和的表达式,否则,输出是奇数。
对于输入的大于2的整数,程序首先会判断它是否为偶数。如果它是偶数,比如2n(n为正整数),那么可以表示为2乘以某个质数p,即2 * p。例如,6可以表示为2 * 3。为了找出p,我们可以把n除以2,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n不再是2的倍数。这时剩下的质因数就是p。
如果输入的数字是奇数,那么它本身就是质数(除了1以外),不需要进一步分解,因为它不能再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除非1也算作质数(在这种情况下,奇数可以表示为自身和1的乘积,但这不符合常规定义的质数)。
下面是简化版的伪代码:
```cpp
function decompose_number(n):
if n % 2 == 0: // 偶数分解
p = n / 2 // 除以2得到第一个质数
if is_prime(p): // 检查p是否为质数
output f"{n} = 2 * {p}"
else:
// 分解剩余部分,直到找到质数为止...
else: // 奇数直接输出
if is_prime(n):
output f"{n} 是质数"
else:
// n不是质数,可能是合数...
```
用户输入一个正整数 n,判断该数字是否为素数,素数即为质数,一个大于 1 的自然数,除了 1 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在一般领域,对正整数 n,如果用 2 到 n-1 之间的所有整数去除,均无法整除,则 n 为素数。(该算法可优化)
### 回答1:
可以使用以下算法判断一个正整数n是否为素数:
1. 如果n小于等于1,则不是素数,返回false。
2. 如果n等于2或3,则是素数,返回true。
3. 如果n是偶数,则不是素数,返回false。
4. 对于所有大于3的奇数n,从3到sqrt(n)遍历所有整数i,如果n能被i整除,则n不是素数,返回false。
5. 如果在步骤4中没有找到能整除n的i,则n是素数,返回true。
该算法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只需要遍历所有小于等于sqrt(n)的质数即可,可以使用筛法求出小于等于sqrt(n)的所有质数。
### 回答2: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可以编写一个判断算法:
1. 如果 n 小于等于 1,显然不是素数,返回 false。
2. 如果 n 等于 2 或 3,是素数,返回 true。
3. 如果 n 是偶数,一定不是素数,返回 false。
4. 对于奇数 n,从 3 开始,一直到 n 的平方根(开方后向下取整),依次判断 n 是否能被这些数整除。如果能整除,说明不是素数,返回 false。如果不能整除,说明是素数,返回 true。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只需要判断到 n 的平方根。假设存在一个比 n 的平方根还要大的因子 k,那么 k 乘以另一个比 n 的平方根还要小的因子 m,结果一定大于 n,所以 k 和 m 中至少会有一个大于 n 的平方根,也就是说一定已经被判断过了。因此,只需要判断到平方根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往上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这个算法进行优化。例如,可以将判断 n 是否为偶数的步骤放到循环判断 n 是否能被 3 到 n 的平方根之间的奇数整除的步骤之前,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循环次数。还可以使用一些更高效的算法,例如 Sieve of Eratosthenes(埃拉托色尼筛法)和 Miller-Rabin 算法等,但是这些算法相对比较复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 回答3:
素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要判断一个正整数 n 是否为素数,我们可以使用编程来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写出一个简单的算法,即对正整数 n 从 2 到 n-1 的所有整数进行相除操作,如果能被整除,则 n 不是素数。否则,n 是素数。这个算法虽然简单,但是时间复杂度较高,效率较低,特别是当输入的 n 很大时,时间会更长。
我们可以优化这个算法,减少相除运算的次数。优化的方法是,我们只要判断从 2 到 sqrt(n) 这段范围内的整数是否能整除 n 即可。因为如果从 2 到 sqrt(n) 这段范围内不存在可以整除 n 的整数,那么从 sqrt(n) 到 n-1 这段范围内也肯定不会存在可以整除 n 的整数了。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可以先判断输入的 n 是否小于 2,若小于 2 则不是素数;若大于等于 2,则对 2 到 sqrt(n) 的整数进行遍历,看看是否能整除 n。若存在整除 n 的整数,则 n 不是素数;若不存在整除 n 的整数,则 n 是素数。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sqrt(n)),比简单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n-2) 要低得多,效率更高。
最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如使用线性筛选法等,来提高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的效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