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实验LL(1)语法分析
时间: 2023-12-09 22:04:15 浏览: 284
LL(1)语法分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一段文本是否符合某种语法规则。在编译原理实验中,通常需要编写LL(1)语法分析器来验证程序的语法正确性。下面是一个简单的LL(1)语法分析器实现的步骤:
1. 构建文法的预测分析表
预测分析表是LL(1)语法分析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它是一个二维表格,用于存储非终结符和终结符的组合对应的产生式。预测分析表的构建需要用到First集和Follow集。
2. 实现LL(1)语法分析器
LL(1)语法分析器的实现需要用到栈和输入缓冲区。每次从输入缓冲区中读入一个终结符,将其与栈顶的符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弹出栈顶符号,并将产生式右部的符号压入栈中。如果匹配失败,则报错。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输入缓冲区中的所有符号都被处理完毕。
3. 测试LL(1)语法分析器
编写一些测试用例来测试LL(1)语法分析器的正确性。测试用例应该包括一些合法的程序和一些非法的程序,以确保LL(1)语法分析器能够正确地判断程序的语法是否正确。
以上是LL(1)语法分析器的基本实现步骤。需要注意的是,LL(1)语法分析器只能处理LL(1)文法,如果要处理其他类型的文法,则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语法分析方法。
相关问题
用C语言编译编译原理实验LL1语法分析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基于C语言实现的LL(1)语法分析器示例代码,仅供参考: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_BUF_SIZE 1024
#define MAX_STACK_SIZE 1024
// 预测分析表
char parsing_table[10][10] = {
/* E T F + * ( ) i $ */
{'1', ' ', ' ', ' ', ' ', '2', ' ', '3', ' ', ' '}, // E
{' ', '4', ' ', '5', ' ', ' ', ' ', ' ', '6', ' '}, // T
{'7', ' ', '8', ' ', ' ', '9', ' ', ' ', '10', ' '}, // F
};
// 符号栈
char stack[MAX_STACK_SIZE];
int top = -1;
// 输入缓冲区
char buffer[MAX_BUF_SIZE];
int buf_idx = 0;
// 读入输入
char read_input() {
if (buf_idx == strlen(buffer)) {
return '$';
}
return buffer[buf_idx++];
}
// 获取栈顶元素
char get_top() {
if (top >= 0) {
return stack[top];
}
return ' ';
}
// 弹出栈顶元素
void pop() {
if (top >= 0) {
top--;
}
}
// 压入元素到栈顶
void push(char c) {
if (top < MAX_STACK_SIZE-1) {
stack[++top] = c;
}
}
// LL(1)语法分析
void parse() {
push('$');
push('E');
char lookahead = read_input();
while (top >= 0) {
char top_char = get_top();
if (top_char == lookahead) {
printf("Match %c\n", lookahead);
pop();
lookahead = read_input();
} else if (top_char >= 'A' && top_char <= 'Z') {
int row = top_char - 'A';
int col = lookahead - '0';
char *production = parsing_table[row][col];
if (production == ' ') {
printf("Error: Parsing table entry is empty!\n");
exit(1);
} else {
printf("Apply production %c -> %s\n", top_char, production);
pop();
int i;
for (i = strlen(production)-1; i >= 0; i--) {
push(production[i]);
}
}
} else {
printf("Error: Invalid character %c on stack!\n", top_char);
exit(1);
}
}
}
int main() {
printf("Enter input string: ");
fgets(buffer, MAX_BUF_SIZE, stdin);
buffer[strlen(buffer)-1] = '\0'; // 去掉换行符
parse();
return 0;
}
```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LL(1)语法分析器,其基本思路是:使用一个符号栈来模拟语法分析过程,根据预测分析表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输出为语法树。用户需要输入一个待分析的字符串,程序将输出分析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包括匹配、应用产生式等。需要注意的是,该代码只能处理特定的文法,如果需要处理其他文法,需要修改预测分析表和产生式。
编译原理实验LL1语法分析
LL(1)语法分析是编译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将输入的代码转化为语法树,进而进行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下面是一个基于LL(1)语法分析的编译器实验流程:
1. 确定文法:首先需要确定输入代码的文法,通常使用巴克斯范式(BNF)或者扩展巴克斯范式(EBNF)表示。
2. 构建FIRST集和FOLLOW集:通过文法构建FIRST集和FOLLOW集,这两个集合在后面的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
3. 构建LL(1)预测分析表:根据FIRST集和FOLLOW集,构建LL(1)预测分析表。预测分析表是一个二维表格,其中行表示非终结符,列表示终结符,每个单元格中填写的是使用该非终结符推导出该终结符的产生式。
4. 实现LL(1)语法分析器:根据预测分析表,编写LL(1)语法分析器。分析器的主要任务是读入源代码,根据分析表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输出为语法树。
5. 测试和调试:编写测试用例,对编写好的LL(1)语法分析器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LL(1)语法分析器实验流程,需要注意的是,LL(1)语法分析器只能处理LL(1)文法,对于其他类型的文法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语法分析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