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高清晰无水印pdf版(官方完整版共:163p(页),pd 
时间: 2023-05-14 19:02:01 浏览: 415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是一份由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建设项目对土壤流失量的测算和评估,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合理开发。
该导则共163页,在其中详细介绍了土壤流失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解析方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际的测算和评估工作。
此外,该导则还强调了生产建设项目应该采取的土地保护措施和减少土壤流失的方法,包括理顺土地利用结构,采取合理的开发方式和技术手段,选用适宜的植被覆盖措施等等,以达到最小化土壤流失量,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
总之,《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对于我们的土地资源保护和生产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
sl773-2018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
sl773-2018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是指根据该规范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土壤流失量进行测算和评估的指导文件。
该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测算的目的和背景:介绍了为什么需要对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土壤流失量进行测算,以及测算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测算的原则和方法:明确了测算土壤流失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数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等。
3. 测算的指标和标准:规定了测算土壤流失量所采用的指标和标准,包括单位面积内的土壤流失量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等。
4. 测算的步骤和流程:详细说明了测算土壤流失量的步骤和流程,包括数据收集与处理、模型建立与评估、结果分析与验证等。
5. 测算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方法:提供了对测算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的方法,包括误差分析、灵敏度分析和可行性评价等。
6. 测算的报告和应用:要求编制土壤流失量测算报告,并指导如何利用测算结果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
通过遵循该导则,可以对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土壤流失量进行科学、准确地测算和评估,为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同时,该导则还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方法和工具,以推动土壤流失量测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icnirp导则的2020年版和1998年版之间的差异
2020年版的ICNIRP导则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简称ICNIRP)发布的最新版本,相比于1998年版的导则有一些显著变化。
首先,2020年版对高频电磁辐射(如5G通信技术)的限制更为严格。导则中规定,人类暴露于高频电磁辐射的限值是整体比彩色的特定特定能量吸收率(whole-body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的限定值,而1998年版导则主要关注热效应,将每个器官对辐射的吸收程度分别考虑。
其次,2020年版指南对儿童、孕妇等人群暴露于电磁辐射的保护要求更高。指导原则强调,在儿童和孕妇中,由于其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防护,相比1998年版也更为注重敏感群体的保护。
此外,2020年版导则还将非电离辐射的时间阈值从每天允许6分钟提升至40分钟,代表着人类有多设备或场所需要进行较长暴露时间。
综上,2020年版ICNIRP导则相对于1998年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首先,对高频电磁辐射的规则更加细化、严格化;其次,更强调了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的保护;最后,非电离辐射的时间阈值有所提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