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解释第二问真值如何得出
时间: 2024-01-27 18:04:51 浏览: 115
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的表示方式为:(-1)^s × 1.M × 2^(E-127),其中s表示符号位,M表示尾数,E表示指数,127是偏移量。
对于a变量,其二进制表示为0xC316000,转换为十进制为-1072241152,符号位为1,指数位为10000011,尾数位为01100110000000000000000,因此a变量的真值为(-1)^1 × 1.01100110000000000000000 × 2^(10000011-127) = -55.125。
对于b变量,其二进制表示为0x4146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1090519040,符号位为0,指数位为10000010,尾数位为10001011000000000000000,因此b变量的真值为(-1)^0 × 1.10001011000000000000000 × 2^(10000010-127) = 12.25。
相关问题
混淆矩阵在n类分类模型中,行列表示精度,得出的混淆矩阵图怎么看
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是评估分类模型性能的一种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多分类问题中。它是一个二维表格,通常用于二分类问题,但在多类分类中也可以扩展使用。在n类分类模型中,混淆矩阵的行代表实际类别(Ground Truth),列则表示模型预测的类别。每个单元格(i, j)表示真实类别为第i类的样本被模型预测为第j类的次数。
行列表示的是"真值"(True),即样本的真正类别,而每一列对应的是模型对于不同类别的“预测”(Predicted)。具体来说:
- **行**:
- 第一行通常表示实际为第一类的样本中,有多少被正确预测为第一类(True Positive, TP),
- 第二行表示实际为第二类的样本中有多少被错误地预测为第一类(False Positive, FP),
-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行,表示实际为第n类的样本的预测情况。
- **列**:
- 第一列显示模型预测为第一类的样本中,有多少实际上是第一类(TP),
- 第二列显示预测为第二类但实际上是第一类的样本(FP),
-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列,展示了模型的所有可能预测错误。
为了从混淆矩阵中获取指标如精确度(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分数等,你需要关注特定类别的行和列交叉部分:
- **精确度**(Precision)= TP / (TP + FP):衡量模型预测为该类别的样本中有多少是正确的。
- **召回率**(Recall)= TP / (TP + FN):衡量模型正确识别出该类别的能力,即实际属于该类别的样本被模型正确识别的比例。
- **F1分数**(F1 Score)是精确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提供了一个平衡的评估指标。
要解读混淆矩阵图,通常关注每行的总和(准确度+误判)和每列的总和(预测为该类别的总样本数),以及某些关键指标的变化,比如特定类别的TP和FN对比,以判断模型在各类别上的表现是否均衡。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你可以了解模型在哪些类别上做得好,在哪些类别上需要改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