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只用两个顺序栈S1, S2(S1、S2的大小分别为Max1、Max2)模拟一个顺序队列时,不能用到其它的辅助空间。设计用栈的运算实现队列的插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保证队列元素要能插入成功)、删除以及队列判空运算。 二、已知栈的操作:1、初始化栈:sqStack * createStack( ); 2、判断栈空:int isEmpty(sqStack *s) 如果空返回1,否则返回0;3、判断栈满:int isFull(sqStack *s)如果满返回1,否则返回0;4、栈的入栈操作:void push(sqStack *s, int x);5、栈的出栈操作:int pop(sqStack *s) 三、要求:1)使用上面的栈的操作函数至少完成入队操作,算法头为:int enqueue(sqStack *s1,sqStack *s2,int x),入队成功返回1,失败返回0; 2)在完成入队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完成出队操作,算法头为:int dequeue(sqStack *s1,sqStack *s2),出队成功返回出队元素,失败返回-1
时间: 2023-05-29 20:05:54 浏览: 138
1. 入队操作:
int enqueue(sqStack *s1, sqStack *s2, int x) {
// 如果s1已满,则入队失败
if (isFull(s1)) {
return 0;
}
// 将s1中的元素压入s2中,使s1的栈顶为队列尾
while (!isEmpty(s1)) {
push(s2, pop(s1));
}
// 将新元素x压入s1中
push(s1, x);
// 再将s2中的元素压回s1中,使队列头在栈底
while (!isEmpty(s2)) {
push(s1, pop(s2));
}
return 1;
}
2. 出队操作:
int dequeue(sqStack *s1, sqStack *s2) {
// 如果队列为空,则出队失败
if (isEmpty(s1)) {
return -1;
}
// 直接从s1中出栈即可
return pop(s1);
}
相关问题
只用两个顺序栈S1, S2(S1、S2的大小分别为Max1、Max2)模拟一个顺序队列时,不能用到其它的辅助空间。
要实现用两个顺序栈S1、S2模拟一个顺序队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 将元素插入队列时,将元素插入到栈S1中。
2. 当需要删除队首元素时,先判断S2是否为空。如果S2非空,则直接弹出S2栈顶元素;如果S2为空,则将S1中的所有元素逐一弹出并压入S2中,最后弹出S2的栈顶元素即为队首元素。
3. 队列的其他操作,如获取队列大小、查看队首元素等,可以通过分别获取S1和S2的大小以及S2的栈顶元素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当S2不为空时,继续向队列中插入元素需要先将S2中的元素全部弹出并压入S1中,否则会导致队列顺序错误。同时,如果S1和S2同时满了,继续插入元素会导致队列溢出。
只用两个顺序栈S1, S2(S1、S2的大小分别为Max1、Max2)模拟一个顺序队列时,不能用到其它的辅助空间。用c语言编写
以下是使用两个顺序栈S1和S2来模拟一个顺序队列的c语言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1 10 // S1的大小
#define Max2 10 // S2的大小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1];
int top; //栈顶指针
} Stack;
typedef struct {
Stack S1; // 用于入队的栈
Stack S2; // 用于出队的栈
} Queue;
void InitStack(Stack *S) {
S->top = -1;
}
void Push(Stack *S, int x) {
if (S->top == Max1 - 1) {
printf("Stack overflow\n");
exit(1);
}
S->data[++S->top] = x;
}
int Pop(Stack *S) {
if (S->top == -1) {
printf("Stack underflow\n");
exit(1);
}
return S->data[S->top--];
}
void InitQueue(Queue *Q) {
InitStack(&Q->S1);
InitStack(&Q->S2);
}
void Enqueue(Queue *Q, int x) {
if (Q->S1.top == Max1 - 1 && Q->S2.top == -1) {
printf("Queue overflow\n");
exit(1);
}
while (Q->S1.top != -1) { // 将S1中的元素全部转移到S2
Push(&Q->S2, Pop(&Q->S1));
}
Push(&Q->S1, x); // 入队
while (Q->S2.top != -1) { // 将S2中的元素全部转移到S1
Push(&Q->S1, Pop(&Q->S2));
}
}
int Dequeue(Queue *Q) {
if (Q->S1.top == -1) {
printf("Queue underflow\n");
exit(1);
}
return Pop(&Q->S1); // 出队
}
int main() {
Queue Q;
InitQueue(&Q);
Enqueue(&Q, 1);
Enqueue(&Q, 2);
Enqueue(&Q, 3);
printf("%d ", Dequeue(&Q));
printf("%d ", Dequeue(&Q));
printf("%d ", Dequeue(&Q));
return 0;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两个结构体类型:Stack和Queue。Stack中包含了一个数组和一个栈顶指针,用于模拟栈的操作。Queue中包含了两个Stack类型的变量S1和S2,其中S1用于入队,S2用于出队,用这两个栈来模拟队列的操作。
在Enqueue函数中,我们首先判断S1和S2中是否都已经满了,如果是则说明队列已经满了,无法再入队。然后将S1中的所有元素全部转移到S2中,这样S2中的栈顶元素就是S1中的第一个入队元素,接着将新元素x入栈到S1中,最后再将S2中的所有元素全部转移回S1中,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入队操作。
在Dequeue函数中,我们首先判断S1中是否有元素,如果没有则说明队列为空,无法进行出队操作。然后直接从S1中出栈一个元素即可,这就完成了一次出队操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