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解析 #### 概述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CMM),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于1987年提出,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的方法。CMM的引入是为了应对软件危机,即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软件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成本超支、进度延迟、质量低下以及难以维护等问题。 #### CMM的五个级别 CMM将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分为五个级别,每一级别都代表了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成熟阶段,从初级到高级分别为: 1. **初始级(Initial,第1级)**: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是无序、随机,缺乏规范化的流程,项目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个人英雄主义。 2. **可重复级(Repeatable,第2级)**:开始有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够重复以前类似项目的经验,项目管理过程文档化,可以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 3. **已定义级(Defined,第3级)**:组织层面有统一的软件开发过程标准和流程,所有项目都采用这些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已经文档化。 4. **已管理级(Managed,第4级)**:软件开发过程不仅被定义,而且得到量化管理。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数据,可以预测和控制未来项目。 5. **优化级(Optimized,第5级)**:持续改进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定量反馈,对软件过程和新想法进行不断优化,以适应变化。 #### CMM与ISO9000的区别 CMM更侧重于软件过程的管理和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而ISO9000系列标准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范围更广,不仅限于软件开发过程。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软件质量的提升。 #### CMM的效果 实施CMM能够显著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例如,CMM5级的软件开发周期可以缩短到CMM1级的36%,生产成本降低到CMM1级的19%,并且平均每个软件开发人员的生产率可以提高4倍。 #### CMM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CMM的理论基础源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包括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TQM)等。CMM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软件开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了质量管理领域的成熟理论,形成了适合软件行业的过程改进框架。 #### CMM在中国软件产业的价值 对于中国软件企业而言,CMM提供了一条走向国际市场的路径。通过CMM认证,不仅可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化水平,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得参与全球软件市场的机会。因此,CMM不仅是认证标志,更是软件企业持续改进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 #### 结论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作为一种软件过程管理和改进的方法,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引导它们逐步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从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软件产业而言,CMM的引入和应用,将推动软件企业向着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