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加载和作为模块加载有什么区别
时间: 2023-11-27 12:04:02 浏览: 94
Linux内核有两种加载方式:编译进内核和作为模块加载。
编译进内核就是将驱动程序的源代码直接编译到内核中,这样在系统启动时就会将驱动程序加载到内存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驱动程序一旦加载成功,就可以始终处于内存中,不需要再次加载,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作为模块加载则是将驱动程序编译成独立的模块,当需要使用该驱动程序时,再将该模块加载到内存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动态加载和卸载驱动程序,不需要每次启动系统都将所有驱动程序都加载到内存中,从而节省系统资源。
总之,编译进内核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但是需要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作为模块加载可以节省内存空间,但是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来进行加载和卸载操作。
相关问题
linux内核模块加载过程是
Linux 内核模块加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编译内核模块:使用 `make` 命令编译内核模块,生成 .ko 文件。
2. 加载内核模块:使用 `insmod` 命令加载内核模块。此时内核会将模块代码复制到内核空间,并对模块进行初始化。
3. 分配模块资源:当模块被加载时,内核会为其分配资源,如内存、中断、IO 等。
4. 注册模块:内核会将模块的信息添加到系统模块列表中,以便其他进程可以查看和使用该模块。
5. 使用模块:使用 `lsmod` 命令可以查看系统中已加载的模块列表。可以使用 `rmmod` 命令卸载不再需要的模块。
总之,Linux 内核模块加载过程可以通过命令行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模块的动态加载和卸载,从而实现扩展内核功能的目的。
linux动态加载内核模块
Linux动态加载内核模块是指在Linux系统运行时,可以通过命令或程序加载新的内核模块,以扩展或修改系统的功能。内核模块是编写成一段动态链接库的程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或卸载。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重新编译整个内核而只需更新或添加相应的模块,从而提高了内核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