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复试数据库系统概论2019年真题
时间: 2023-10-31 19:05:43 浏览: 87
1. 简述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中数据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储的,表格中的每一行表示一条数据记录,每一列表示一个数据字段。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不采用关系模型,而是采用其他数据模型,例如文档、图形、键值等。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方式更加灵活,但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严格的表结构和数据约束。
2. 什么是ACID特性?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ACID特性是指数据库事务的四个特性,分别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 一致性(Consistency):一个事务开始和结束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
-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 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提交后,它所作的修改将会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发生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3. 简述数据库索引的作用。
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快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速度。它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组织起来,使得查询操作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操作的效率,减少数据库的IO操作次数,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4. 什么是数据库视图?它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库视图是一种虚拟表,是对数据库中表的一个抽象,它不包含任何数据。它是一个查询结果的集合,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表。视图可以使用SQL语句查询,可以进行排序、分组、计算等操作。它的作用是简化数据库操作,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隐藏数据库中的复杂性,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和管理。
5. 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 外模式:是用户级别的模式,它表示用户对数据库的某一部分的逻辑表现。外模式是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模式,用户只能通过外模式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操作。
-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管理员级别的模式,它表示整个数据库的逻辑表现。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视图,它包含了所有用户级别的模式,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 内模式:是物理级别的模式,它表示数据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结构和存储方式。内模式是最底层的模式,它与硬件相关,包含了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索引结构等信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