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山峰测得一些点(x,y)处的高程z(米)由表1给出,如何作出该山峰的地形图和等高线图,给出相应的MATLAB程序。
时间: 2024-02-22 10:00:32 浏览: 91
要作出该山峰的地形图和等高线图,我们可以使用MATLAB中的surf和contour函数。假设我们已经将表1中的数据存储在名为“data”的矩阵中,代码如下:
```
% 绘制地形图
figure
surf(data)
title('山峰地形图')
% 绘制等高线图
figure
contour(data)
title('山峰等高线图')
```
运行上述代码即可得到山峰的地形图和等高线图。需要注意的是,surf和contour函数的输入参数都是一个二维矩阵,表示地形图或等高线图上每个点的高程值。在本例中,我们已经将高程数据存储在“data”矩阵中。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surf和contour函数的一些参数来调整绘图效果,例如:
```
% 设置地形图的颜色和透明度
surf(data, 'EdgeColor', 'none', 'FaceColor', 'interp', 'FaceAlpha', 0.75)
% 设置等高线图的线条颜色和宽度
contour(data, 'LineColor', 'k', 'LineWidth', 1.5)
```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得到更美观的地形图和等高线图。
相关问题
function plotFigure(startPos,goalPos,X,Y,Z, GlobalBest) % 画起点和终点 scatter3(startPos(1), startPos(2), startPos(3),100,'bs','MarkerFaceColor','y') hold on scatter3(goalPos(1), goalPos(2), goalPos(3),100,'kp','MarkerFaceColor','y') % 画山峰曲面 surf(X,Y,Z) % 画曲面图 shading flat % 各小曲面之间不要网格 % 画路径 path = GlobalBest.path; pos = GlobalBest.pos; scatter3(pos.x, pos.y, pos.z, 'go'); plot3(path(:,1), path(:,2),path(:,3), 'r','LineWidth',2); hold off grid on
该函数是一个MATLAB函数,接收6个输入参数:起始点startPos,目标点goalPos,三维网格X、Y、Z以及全局最优解GlobalBest。该函数的作用是绘制一个三维场景,包括起始点、目标点、山峰曲面和路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 scatter3()函数用于绘制散点图,第一个参数为x坐标,第二个参数为y坐标,第三个参数为z坐标,第四个参数为散点大小,第五个参数为散点的形状和颜色。
2. surf()函数用于绘制三维曲面图,接收三个参数X、Y、Z,分别表示曲面上每个点的x、y、z坐标。
3. shading flat指定曲面图各小曲面之间不要网格。
4. scatter3()函数用于绘制路径上的点,pos.x、pos.y、pos.z表示路径上每个点的x、y、z坐标。
5. plot3()函数用于绘制路径,接收三个参数表示路径上点的x、y、z坐标,以及线条的颜色和宽度。
6. 最后用hold on和hold off命令分别开启和关闭图形保持模式,grid on命令开启坐标网格。
f = @(x, y) 320 - x.^2/500 - y.^2/500; R = 500; x = linspace(-R, R, 100); y = linspace(-R, R, 100); Z = f(X, Y); [X, Y] = meshgrid(x, y); figure; surf(X, Y, Z); xlabel('x'); ylabel('y'); zlabel('z'); title('Mountain'); start_point = [0, 0, f(0, 0)]; route = start_point; step = 1; while route(end, 3) < 320 x = route(end, 1); y = route(end, 2); z = route(end, 3); [xx, yy] = meshgrid(x-step:0.01:x+step, y-step:0.01:y+step); zz = f(xx, yy); distance = (zz - z) ./ sqrt((xx - x).^2 + (yy - y).^2); [min_s, ind] = min(distance(:)); [i, j] = ind2sub(size(distance), ind); route = [route; xx(i, j), yy(i, j), zz(i, j)]; end hold on; plot3(route(:, 1), route(:, 2), route(:, 3), 'y');
这段程序使用了匿名函数 `f = @(x, y) 320 - x.^2/500 - y.^2/500;` 来定义一个二元函数,表示一个山峰的高度。然后通过 linspace 函数生成了一些 x 和 y 的值,用 meshgrid 函数生成了一个二维网格,并计算出每个点的高度。最后用 surf 函数将这个山峰画出来。
接下来,程序定义了一个起点 `start_point = [0, 0, f(0, 0)];`,表示从山峰的中心出发。然后程序进入一个 while 循环,不断寻找高度更高的点,直到找到的点的高度大于等于 320。在每一次循环中,程序先获取当前点的坐标和高度,然后找到以这个点为中心,半径为 step 的圆形区域内的所有点,并计算这些点的高度与当前点高度的差值,除以这些点到当前点的距离,得到一个距离值。程序选取距离值最小的点作为下一个点,并将其加入路径 `route` 中。最后程序将路径用黄色线条画出来。
这段程序的作用是模拟从山峰中心出发,沿着高度更高的方向行走,最终到达山峰的顶峰的过程,并将路径画出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