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异常的“粒度”?异常的捕获有何原则? 2. 简述“异常栈”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3. 结合I/O流,简述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即时通信软件(如PC端的QQ)的大致工作过程。 4. 如何利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实现跨虚拟机的对象传递? 5. 简述Java中线程对象的状态及转换关系。 6. 列举2个软件应用场景,说明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时间: 2024-03-31 17:35:29 浏览: 108
1. 异常的“粒度”指的是异常的抛出级别,即异常应该在哪个层次抛出。如果异常过于细致,那么可能会导致代码冗余,而如果异常过于粗略,则可能会损失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捕获异常时,应该从粗到细逐层进行捕获,直到找到能够处理异常的地方。同时,捕获异常的原则是:捕获并处理自己能够处理的异常,对于自己无法处理的异常,应该向上抛出,由更高层的代码来处理。
2. 异常栈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记录异常信息的栈。当发生异常时,异常信息被记录到异常栈中,包括异常的类型、位置、调用栈等信息。异常栈的形成过程是:当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时,JVM会创建一个异常对象,并把这个异常对象抛出到异常处理器中,同时将异常信息记录到异常栈中。异常栈的特点是:记录了异常发生时的详细信息,包括异常类型、位置、调用栈等,方便开发人员进行调试和排查问题。
3. 基于C/S模式的即时通信软件大致工作过程如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服务器返回连接成功的响应;客户端登录时,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服务器验证身份并返回登录成功的响应;客户端发送消息时,将消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消息转发给接收方客户端;客户端接收消息时,从服务器中获取消息。在此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需要使用I/O流进行处理。
4.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可以实现跨虚拟机的对象传递。序列化是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反序列化是将字节流转换为对象的过程。在跨虚拟机传递对象时,需要将对象序列化为字节流,然后将字节流发送给另一个虚拟机,在另一个虚拟机中将字节流反序列化为对象。Java中提供了Serializable接口和Externalizable接口来支持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
5. Java中线程对象有6种状态:新建状态(NEW)、就绪状态(RUNNABLE)、阻塞状态(BLOCKED)、等待状态(WAITING)、计时等待状态(TIMED_WAITING)和终止状态(TERMINATED)。线程对象的状态转换关系如下:线程对象创建后处于新建状态,调用start()方法后进入就绪状态,等待CPU调度执行;当获取到CPU资源后进入运行状态,当线程被阻塞时进入阻塞状态,当线程需要等待某些条件时进入等待状态,当线程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时进入计时等待状态;当run()方法执行结束后进入终止状态。
6. 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在于处理事务的方式不同。同步是指在处理一个事物时,需要等待前一个事物处理完毕后再进行下一个事物的处理,即同步的事物必须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执行。异步则是指在处理一个事物时,不需要等待前一个事物处理完毕,直接进行下一个事物的处理。两个软件应用场景的例子如下:(1)同步场景:在银行转账时,需要先验证账户信息,然后才能进行转账操作,因为转账操作必须等待验证完成后才能进行;(2)异步场景:在电商平台上,用户提交订单后,需要发送邮件和短信通知用户订单状态,这些通知操作可以异步进行,不需要等待用户下单操作完成后才进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