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每个描述与相关的 ios 模式进行配对。(并非全部选项都要用到)。 
时间: 2023-04-24 07:07:25 浏览: 83
1. 单例模式 - 用于创建一个全局唯一的对象实例,例如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管理类。
2. 观察者模式 - 用于实现对象间的消息传递和事件处理,例如通知中心。
3. 工厂模式 - 用于创建对象的过程中,将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分离开来,例如 UIKit 中的工厂方法。
4. 代理模式 - 用于在对象之间添加中介,例如代理对象实现 UITableView 的数据源和委托方法。
5. MVC 模式 - 用于将应用程序的数据、视图和控制器分离开来,例如 UIViewController 和 UIView 的使用。
6. MVVM 模式 - 用于将应用程序的数据、视图和视图模型分离开来,例如使用 RxSwift 实现的 MVVM 模式。
7. 命令模式 - 用于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于参数化和传递,例如使用 NSUndoManager 实现的撤销和重做功能。
8. 策略模式 - 用于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实现方式,例如使用 Core Animation 实现的动画效果。
9. 适配器模式 - 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一个类的接口,例如使用 UICollectionViewDelegateFlowLayout 实现 UICollectionViewDelegate 协议。
相关问题
将思科路由器启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与其对应功能配对。 (并非所有选项都会用到)
### 回答1:
1. POST (Power On Self Test):电源开启时自检。
2. ROMMON (ROM Monitor):启动系统软件。
3. 从 FLASH 启动 IOS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加载并运行路由器的核心操作系统。
4. 配置加载 (Loading Configuration):从配置文件加载配置。
5. 运行配置 (Running Configuration):应用配置并启动路由器服务。
6. 进入特权模式 (Entering Privileged Mode):进入允许执行高级命令的模式。
7. 启动完成 (Bootup Completed):路由器已完全启动并可以提供网络服务。
### 回答2:
思科路由器启动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阶段:
1. 加电自检(POST)
2. ROM 加载
3. 寻找并加载 IOS
4. 运行 IOS
各个阶段的对应功能如下:
1. 加电自检(POST)
加电自检是路由器启动过程中最先进行的阶段,它的作用是检查系统硬件是否正常。具体来说,加电自检会检查路由器的 CPU、内存、接口卡和其他外设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有任何异常,系统将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2. ROM 加载
ROM 是路由器的只读存储器,它包含了路由器启动所需的基本信息和程序代码。在 ROM 加载阶段,路由器会读取 ROM 中的信息,并负责执行它们,以便帮助路由器从下一步骤中找到并加载 IOS 文件。
3. 寻找并加载 IOS
IOS 是思科制造的路由器操作系统,是路由器运行的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在这一阶段中,路由器会先搜索其默认的启动配置文件,以找到 IOS 文件的位置,并开始加载它。如果默认的启动文件找不到 IOS 文件,那么路由器会尝试从网络中获取 IOS 文件。如果都没有找到 IOS 文件,路由器就无法运行。
4. 运行 IOS
在 IOS 文件成功加载后,路由器便会进入到这个阶段,开始运行 IOS 文件内的代码,启动各项服务,并准备接收和转发数据流量。在这个阶段中,路由器还会根据预设的配置文件将各项功能配置开启,以便开始工作。
### 回答3:
思科路由器的启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功能。
1. ROMMON阶段:
在路由器启动时,会进入ROMMON阶段,这个阶段的作用是为路由器提供基本的功能。ROMMON程序在路由器启动时会检查ROM中的记录,判断路由器是否有问题,并自动加载适当的IOS映像(如果可用)。
2. 模块加载阶段:
在这个阶段,路由器模块被加载和检查,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3. IPL阶段:
在这个阶段,路由器将初始化和测试DRAM,并向所有CPU加载操作系统。在这个阶段完成后,路由器将进入初始化阶段。
4. 初始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路由器会加载其配置文件,并对其接口进行初始化。此阶段还包括识别和配置所有模块和接口、设定路由协议、配置日志记录等。
5. 启动运行阶段:
在启动运行阶段,路由器已准备好开始处理数据了。在这个阶段,路由器将开始监控和管理网络交通、处理数据包并执行路由协议等各种操作,以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管理员正在为一个交换机控制台端口配置密码。 管理员将按照什么顺序通过不同的 ios 操作模式才能到达输入配置命令的模式? (并非所有选项都会用到)。
### 回答1:
管理员需要按以下顺序操作以设置交换机控制台端口的密码:
1. 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
2. 进入用户模式(通过输入"<i>username</i>"或直接回车进入)。
3. 进入特权模式(通过输入"enable"并输入特权模式密码)。
4. 进入配置模式(通过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
5. 输入"line console 0"命令以进入配置控制台端口的命令模式。
6. 输入"password <i>your_password</i>"命令以设置控制台端口的密码。
7. 输入"exit"命令以退出当前模式,并可以逐层退出回到用户模式。
### 回答2:
管理员在为一个交换机控制台端口配置密码时,需要按照以下顺序通过不同的 iOS 操作模式才能到达输入配置命令的模式,具体如下:
1. 进入用户模式:管理员首先需要通过控制台连接交换机,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以进入用户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管理员仅能进行有限的操作,如查看设备状态、故障排除等。
2. 进入特权模式:为了进行更多的配置和管理操作,管理员需要在用户模式下输入 enable 命令,进入到特权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管理员拥有更多的权限,能够执行更为高级的操作,如配置接口、监控流量等。
3.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管理员需要在特权模式下输入 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进入到全局配置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管理员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设置,如主机名、域名等。
4. 配置接口模式:管理员需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 interface 命令,进入到接口配置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管理员可以配置交换机接口的具体设置,如速率、协议、IP 地址等。
5. 输入配置命令:在接口配置模式下输入相应的配置命令,如设置端口密码、开启端口镜像等。输入完成后,管理员需要输入 exit 命令,逐级退出到用户模式,使修改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模式都会用到,具体的操作顺序也会因实际环境和需求而略有不同,但以上流程是典型的配置流程,在设备配置和管理过程中十分常见。另外,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管理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备份和监控,检查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更新。
### 回答3:
管理员为一个交换机控制台端口配置密码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连接到交换机控制台端口,使用超级用户账户密码登录。
2. 进入特权模式,输入enable命令。
3.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
4. 进入VTY线路配置模式,输入line vty命令。
5. 配置VYT线路登录密码,输入password命令,并设置密码。
6. 保存配置信息,输入exit命令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7. 配置加密方式,防止密码被明文传输,输入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命令。
8. 退出配置模式,输入exit命令。
9. 保存配置,输入write memory命令。
总之,管理员需要以超级用户身份登录交换机,然后进入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接下来,需要进入VTY线路配置模式,为其设置登录密码。最后,管理员需要保存配置信息,并退出配置模式,完成密码配置。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