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指出linux内核编译命令make, make zImage, make bzImage的区别
时间: 2024-05-21 09:16:30 浏览: 186
make是一个通用的命令,可以用于编译任何软件项目,包括Linux内核。make命令会自动查找Makefile文件并执行其中的指令来完成编译任务。
make zImage是用来编译不支持压缩的内核镜像文件,它会生成一个不超过640KB的内核镜像文件,适用于早期的x86架构计算机。
make bzImage则是用来编译支持压缩的内核镜像文件,它会生成一个可引导的、gzip压缩后的内核镜像文件,适用于大多数现代计算机架构。bzImage也可以生成一个不压缩的内核镜像,只需要在执行命令时加上“no-bzimage”选项即可。
相关问题
简述内核编译的步骤和对应命令的作用,说明zImage、bzImage的异同。
内核编译是将内核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内核映像的过程。一般来说,内核编译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
1. 配置:使用make menuconfig等命令,配置内核的编译选项,包括硬件平台支持、驱动程序支持、功能选项等。
2. 编译:使用make命令进行编译,将内核源代码编译成机器码。
3. 安装:使用make install命令,将编译生成的内核映像和相关文件安装到指定位置,例如/boot目录。
4. 配置引导程序: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引导程序,将内核映像加载到内存中并启动系统。
对应的命令包括:
- make menuconfig:配置内核编译选项的界面化工具,使用交互式界面进行配置。
- make:进行内核编译的命令,将内核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内核映像。
- make install:将编译生成的内核映像和相关文件安装到指定位置。
- make clean:清理编译生成的中间文件和目标文件。
zImage和bzImage是两种不同的内核映像格式。zImage是一种压缩的内核映像格式,可以在低端硬件上运行,并且占用较少的内存空间;而bzImage是一种更高级的内核映像格式,支持更多的硬件平台和功能选项,但是相对来说占用的内存空间较大。
zImage的生成步骤和命令:
1. 配置内核选项,包括压缩选项。
2. make zImage:生成zImage内核映像。
3. 安装内核映像和相关文件。
bzImage的生成步骤和命令:
1. 配置内核选项,包括bzImage选项。
2. make bzImage:生成bzImage内核映像。
3. 安装内核映像和相关文件。
总之,内核编译的步骤和命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zImage和bzImage是两种不同的内核映像格式,需要根据硬件平台和功能需求选择。
简述内核编译的步骤和对应命令的作用,说明zImage、bzImage的异同。 建议:参考bootlin相关资源完成
内核编译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配置内核:使用 make menuconfig、make xconfig 或者 make config 命令打开内核配置界面,进行内核的配置,包括硬件支持、文件系统支持等等。
2. 编译内核:使用 make 命令编译内核源代码,生成内核二进制文件。
3. 安装内核:使用 make install 命令安装内核,将内核二进制文件复制到指定位置。
4. 更新引导程序:将新内核的信息写入引导程序,以便系统能够启动新内核。
对应的命令如下:
1. make menuconfig、make xconfig 或者 make config:打开内核配置界面。
2. make:编译内核源代码。
3. make install:安装内核。
4. update-grub、grub-mkconfig、lilo 或者其他引导程序相关命令:更新引导程序。
zImage 和 bzImage 都是 Linux 内核的可执行文件,不同之处在于:
1. zImage 是压缩过的内核镜像,占用空间比较小,适合用于启动内存较小的系统。
2. bzImage 是 Big zImage 的缩写,是未压缩的内核镜像,占用空间比较大,适合用于启动内存较大的系统。
在编译内核时,可以使用 make zImage 或者 make bzImage 命令来生成相应的内核镜像文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