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本科毕业答辩需要怎样准备 
时间: 2023-03-05 16:27:00 浏览: 133
函授本科毕业答辩是毕业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准备答辩的建议:
1. 了解答辩形式和流程:在答辩前,应该了解答辩的形式和流程,了解答辩的时间、地点、评委、答辩内容等信息,以便能够充分准备。
2. 确定答辩内容:在准备答辩内容时,需要重点关注论文的主题、结论、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同时也要预先准备好可能被问及的问题,以免在答辩时出现突然的状况。
3. 练习答辩:可以在答辩前进行多次练习,熟悉自己的论文内容,并能够清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可以邀请朋友或老师担任评委,模拟答辩过程,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4. 准备好答辩材料:在答辩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如论文摘要、PPT演示文稿、研究方法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并在答辩时展示。
5. 注意形象和仪表:答辩时需要注意形象和仪表,着装得体、整洁,保持自信、积极的表情和姿态,这会让评委对你的印象更好。
6. 备好答辩期间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可能会被问到一些问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尽量简明扼要地回答,并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7. 冷静应对压力:答辩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紧张或慌张,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应对能力。
最后,准备充分、自信冷静地应对答辩,相信一定能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相关问题
2. 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用另一个函授数对它们排序,然后输出这10个 已排好序的字符串。
### 回答1:
以下是一个示例程序,使用冒泡排序对10个字符串进行排序: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ubbleSort(string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1; i++) {
for (int j = 0; j < n-i-1; j++) {
if (arr[j] > arr[j+1]) {
swap(arr[j], arr[j+1]);
}
}
}
}
int main() {
const int n = 10;
string arr[n];
cout << "请输入" << n << "个等长的字符串:" << endl;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arr[i];
}
bubbleSort(arr, n);
cout << "排序后的字符串为:" << endl;
for (int i = 0; i < n; i++) {
cout << arr[i] << endl;
}
return 0;
}
```
程序中使用了冒泡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O(n^2)。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 回答2:
可以先定义一个函数来对字符串进行排序,例如使用冒泡排序算法。然后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并调用排序函数对这些字符串进行排序。最后输出已排好序的字符串。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现代码:
```python
def sort_strings(strings):
n = len(strings)
for i in range(n-1):
for j in range(n-i-1):
if strings[j] > strings[j+1]:
strings[j], strings[j+1] = strings[j+1], strings[j]
strings = []
print("请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
for i in range(10):
string = input()
strings.append(string)
sort_strings(strings)
print("已排序的字符串:")
for string in strings:
print(string)
```
以上代码中,定义了一个`sort_strings`函数来对字符串进行冒泡排序,函数的参数`strings`是一个包含10个字符串的列表。在主函数中,首先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并将它们添加到`strings`列表中。然后调用`sort_strings`函数对`strings`列表中的字符串进行排序。最后使用循环来输出已排序的字符串。
### 回答3:
在主函数中,首先要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可以使用循环语句(如for循环)来实现输入过程。
接下来,需要编写另一个函数来对这些字符串进行排序。可以使用常见的排序算法,比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或选择排序等。这里以冒泡排序为例进行说明。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从头开始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交换它们的位置,经过一轮比较后,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将被移动到最后。通过多轮比较和交换,最终实现整个序列的排序。
在另一个函数中,可以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实现冒泡排序。首先,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总共进行n-1轮),内层循环用于两两比较相邻的元素并进行交换。
在交换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个临时变量来存储一个字符串,以便进行元素交换。通过比较字符串的大小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交换。
最后,在主函数中调用这个排序函数,将输入的10个字符串传入排序函数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可以通过循环遍历输出已排好序的字符串。
最后,运行程序时就可以输入10个等长的字符串,然后得到已排好序的字符串输出。
总结起来,即通过编写两个函数,一个用于输入字符串,另一个用于排序,然后在主函数中进行调用和输出,就可以实现对10个等长字符串的排序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