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下面代码//使用内部振荡器时钟源REFO,配置ACLK为32kHz,SMCLK和MCLK为16MHz void Clock_Init() { P5SEL |= BIT2 + BIT3; // P5.2和P5.3选择XT2晶振功能 UCSCTL6 &= ~XT2OFF; // 使能XT2 UCSCTL3 |= SELREF_2; // FLL模块的参考时钟源选择REFO UCSCTL4 |= SELA_2; // ACLK=REFO,SMCLK=DCO,MCLK=DCO // 测试晶振是否产生故障失效,并清除故障失效标志位 do { UCSCTL7 &= ~(XT2OFFG + XT1LFOFFG + DCOFFG); // 清除XT2,XT1,DCO故障失效标志位 SFRIFG1 &= ~OFIFG; // 清除晶振故障失效中断标志位 }while(SFRIFG1 &OFIFG); // 测试晶振故障失效中断标志位 __bis_SR_register(SCG0); //禁止FLL UCSCTL1 = DCORSEL_6; //选择DCO频率范围 UCSCTL2 |= 499; // 设置DCP频率为16MHz // 计算公式:(499 + 1) * 32768 = 16MHz __bic_SR_register(SCG0); //启用FLL __delay_cycles(250000); //// 延时,待DCO工作稳定 } */
时间: 2023-08-28 21:03:42 浏览: 104
这段代码是 MSP430 单片机的时钟初始化函数。主要的功能是配置时钟源和时钟频率,使得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解释如下:
1. P5SEL |= BIT2 + BIT3; // P5.2和P5.3选择XT2晶振功能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将 P5.2 和 P5.3 的功能设置为 XT2 晶振。XT2 是一种外部晶振,用于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
2. UCSCTL6 &= ~XT2OFF; // 使能XT2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使能 XT2 晶振。
3. UCSCTL3 |= SELREF_2; // FLL模块的参考时钟源选择REFO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将 FLL 模块的参考时钟源选择为 REFO。REFO 是 MSP430 单片机内部的振荡器时钟源。
4. UCSCTL4 |= SELA_2; // ACLK=REFO,SMCLK和MCLK为DCO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将 ACLK 设置为 REFO,SMCLK 和 MCLK 设置为 DCO。DCO 是 MSP430 单片机内部的数字控制振荡器,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其频率。
5. do { UCSCTL7 &= ~(XT2OFFG + XT1LFOFFG + DCOFFG); SFRIFG1 &= ~OFIFG; }while(SFRIFG1 &OFIFG);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测试晶振是否产生故障失效,并清除故障失效标志位。如果检测到晶振失效,则需要重新初始化时钟。
6. __bis_SR_register(SCG0); //禁止FLL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禁止 FLL。FLL 是一个数字锁相环,用于调节 DCO 的频率。
7. UCSCTL1 = DCORSEL_6; //选择DCO频率范围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选择 DCO 的频率范围。DCO 有多种频率范围可供选择,这里选择的是最高频率范围。
8. UCSCTL2 |= 499; // 设置DCO频率为16MHz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设置 DCO 的频率为 16MHz。具体的计算公式为:(499 + 1) * 32768 = 16MHz。其中,32768 是 REFO 的频率,499 是用于调节 DCO 频率的参数。
9. __bic_SR_register(SCG0); //启用FLL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启用 FLL。经过上述设置后,FLL 会根据参考时钟源 REFO 和 DCO 的频率范围,自动调节 DCO 的频率,使得其稳定在 16MHz。
10. __delay_cycles(250000); // 延时,待DCO工作稳定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延时一段时间,等待 DCO 的频率稳定。在 DCO 频率改变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