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代码实现聚类
时间: 2023-03-26 18:03:42 浏览: 107
K-Means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的目的是将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簇。它通过不断迭代来实现这个目的,每次迭代时,它会根据每个数据点与所属簇中心的距离来更新簇分配和簇中心。
K-Means聚类的代码实现如下:
1. 初始化聚类中心(可以使用随机选取或者指定初始值)
2. 对于每一个数据点,计算它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簇
3. 对于每一个簇,计算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均值,并更新该簇的聚类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下面是一个用Python实现的K-Means聚类的示例代码:
```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 加载数据
X = np.array([[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初始化KMeans模型,设置聚类中心数量为2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fit(X)
# 获取簇分配结果
predictions = kmeans.predict(X)
# 打印簇分配结果
print(predictions)
```
在这个例
相关问题
kmeans代码实现聚类python,并输出对应的聚类中心
下面是一个用 Python 实现 K-Means 聚类的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kmeans(X, k, max_iterations=100):
# 随机选择 k 个初始聚类中心
centers = X[np.random.choice(X.shape[0], k, replace=False), :]
for i in range(max_iterations):
# 计算每个样本到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
distances = np.array([np.linalg.norm(X - center, axis=1) for center in centers])
# 找到每个样本最近的聚类中心
nearest_centers = np.argmin(distances, axis=0)
# 更新每个聚类中心为该聚类内样本的平均位置
for center_idx in range(k):
centers[center_idx] = np.mean(X[nearest_centers == center_idx, :], axis=0)
# 输出聚类中心
return centers
```
在调用该代码时,需要传入样本数据 `X`,聚类数量 `k` 和最大迭代次数 `max_iterations`。最终,代码会返回 `k` 个聚类中心。
kmeans代码求聚类中心
以下是Python中使用sklearn库实现KMeans聚类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 导入库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数据
X = np.array([[1, 2], [1, 4], [1, 0], [4, 2], [4, 4], [4, 0]])
# 创建KMeans对象,设定聚类中心数量为2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
# 训练数据
kmeans.fit(X)
# 获取聚类中心
center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 打印聚类中心
print(centers)
```
在上面的代码中,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6个数据点的二维数据集。然后创建了一个KMeans对象,将聚类中心数量设定为2。接下来,我们使用KMeans对象的`fit`方法训练数据,并使用`cluster_centers_`属性获取聚类中心。最后,我们打印出聚类中心。
运行上面的代码,输出结果如下:
```
[[4. 2.]
[1. 2.]]
```
可以看到,KMeans算法将数据分为了两类,并得到了两个聚类中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