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进程池计算素数:编写一个程序primer_pro3.c,程序运行开始时,创建10个子进程和一个包含20个元素的队列,父进程不断地依次将30000000到30000200之间这200个数放入队列,如果队列满,则父进程等待。记录每次运行的时间,并计算平均运行时间。

时间: 2024-02-15 21:03:42 浏览: 97
DOC

利用进程实现求解素数

好的,我会为您解答。以下是实现进程池计算素数的primer_pro3.c程序: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time.h> #define MAX_QUEUE_SIZE 20 #define MAX_CHILDREN_NUM 10 typedef struct { int num[MAX_QUEUE_SIZE]; int front, rear; } Queue; int is_prime(int num) { if (num <= 1) return 0; for (int i = 2; i * i <= num; ++i) { if (num % i == 0) return 0; } return 1; } void enqueue(Queue *queue, int num) { queue->num[queue->rear] = num; queue->rear = (queue->rear + 1) % MAX_QUEUE_SIZE; } int dequeue(Queue *queue) { int res = queue->num[queue->front]; queue->front = (queue->front + 1) % MAX_QUEUE_SIZE; return res; } int main() { Queue queue = { .front = 0, .rear = 0 }; int count = 0, sum_time = 0; for (int i = 0; i < MAX_CHILDREN_NUM; ++i)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0) { while (1) { int num = dequeue(&queue); if (is_prime(num)) { printf("%d is a prime number.\n", num); } if (queue.front == queue.rear) exit(0); } } } clock_t start_time = clock(); for (int i = 30000000; i <= 30000200; ++i) { while ((queue.rear + 1) % MAX_QUEUE_SIZE == queue.front) { wait(NULL); --count; } enqueue(&queue, i); ++count; } while (count > 0) { wait(NULL); --count; } clock_t end_time = clock(); sum_time += (int)(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f("Time used: %dms\n", sum_time); return 0; } ``` 该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队列结构体Queue,用于存储待处理的数值。每个子进程都会不断地从队列中取出数值,并判断是否为素数。如果是素数,则输出结果。当队列为空时,子进程会退出。 在主进程中,首先创建了10个子进程,并将30000000到30000200之间的200个数放入队列中。如果队列已满,则主进程会等待。当所有数值处理完毕后,主进程会等待所有子进程退出,并记录运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使用了进程池技术,每个子进程处理完一个数值后会立即取出下一个数值进行处理,因此程序具有一定的并发性能,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doc
一个进程池的服务器程序 下面做了非常简单的http服务器,该服务器只能接收Get请求。 流程大概如下: 1,父进程listen,创建pipe(下面所有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都用该pipe) 2,父进程预fork n个子进程 3,各个子进程accept(listenfd),即所有子进程竞争accept请求。由于listenfd是在fork之前就有的,所以所有子进程都可以访问到,不需用到“进程间文件描述符传递”问题; 4,子进程每accept到一个请求都告诉父进程,父进程把请求数加1;子进程没完成一个请求,父进程把请求数减1;当父进程发现请求数 >= 子进程数时,父进程创建新的子进程,并把子进程数加1(当然子进程数有个预先上限);当父进程发现子进程数大于请求数加1时,父进程杀死多余的子进程。 总的来说,思想是让子进程accept并处理请求,父进程通过子进程发来的信息控制请求数与子进程数之间的关系。 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nclude <time.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dirent.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include <errn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define PRECHILD 5 #define MAXCHILD 50 #define BUFSIZE 4096 #define PIDPATH "pid" #define head503 "HTTP/1.1 503 Service unavailable\r\n" #define head404 "HTTP/1.1 404 Not Found\r\n" #define head200 "HTTP/1.1 200 0K\n\rContent—Type: text/html\n\rContent—Length: " int len503, len404, len200; int fd1[2], fd2[2]; typedef struct { pid_t pid; char status; // 'n' means new request; 'f' means finish the request } REPORT; void answer(int listenfd) { int connfd; char buf[BUFSIZE]; int count; int pid = getpid();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int size = sizeof(cliaddr); char comm; REPORT rep; rep.pid = pid; while (1) {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socklen_t *)&size ); //子进程accept请求 rep.status = 'n'; if (write(fd1[1], &rep, sizeof(rep)) < 0) { //通知父进程已经accept了请求 perror("write pipe new failed"); exit(-1); } count = read(connfd, buf, BUFSIZE); char req[10]; char filepath[256]; sscanf(buf, "%s%s", req, filepath + 1); filepath[0] = '.'; if (strcmp("GET", req) != 0) {//503 write(connfd, head503, len503); //goto err_out; close(connfd); exit(-1); } char content[BUFSIZE]; struct stat stbuf; if (lstat(filepath, &stbuf) != 0) { int err = errno; if (err == ENOENT) {//404 write(connfd, head404, len404); } close(connfd); exit(-1); } count = write(connfd, head200, len200); u_int filesize = stbuf.st_size; sprintf(content, "%u\n\r\n\r", filesize); count = write(connfd, content, strlen(content)); FILE *fp = fopen(filepath, "r"); if (fp == NULL) { printf("open file %s failed\n", filepath); close(connfd); exit(-1); } while((count = fread(content, 1, sizeof(content), fp)) > 0) { //printf("%s", content); if (write(connfd, content, count) != count) { printf("write failed\n"); } } fclose(fp); close(connfd); rep.status = 'f'; if (write(fd1[1], &rep, sizeof(rep)) < 0) {//告诉父进程自己处理完了请求 perror("write pipe finish failed"); exit(-1); } if (read(fd2[0], &comm, 1) < 1) {//等待来自父进程的命令 perror("read pipe failed"); exit(-1); } //printf("[%d] reve %c from pa\n", pid, comm); if (comm == 'e') { //收到exit命令 printf("[%d] exit\n", pid); exit(-1); } else if (comm == 'c') { //收到继续accept的命令 printf("[%d] continue\n", pid); } else { printf("[%d] comm : %c illeagle\n", pid, comm); } } } void usage() { printf("Usage: http-serv port\n"); } int write_pid() { int fd; if ((fd = open(PIDPATH, O_WRONLY | O_TRUNC | O_CREAT, S_IWUSR)) < 0){ perror("open pidfile faild"); return -1; } struct flock lock; lock.l_type = F_WRLCK; lock.l_start = 0; lock.l_whence = SEEK_SET; lock.l_len = 0; if (fcntl(fd, F_SETLK, &lock) == -1) { int err = errno; perror("fcntl faild"); if (err == EAGAIN) { printf("Another http-serv process is running now!\n"); } return -1; } return 0; } void daemon_init() { //clear file creation mask; umask(0); //become a session leader if (fork() != 0) exit(-1); if (setsid() < 0) exit(-1); //make sure can be never get the TTY control if (fork() != 0) exit(-1); //may chdir here int i; for (i = 0; i < 1024; i++) close(i); /* * Attach file descriptors 0, 1, and 2 to /dev/null. */ int fd0, fd1, fd2; fd0 = open("/dev/null", O_RDWR); fd1 = dup(0); fd2 = dup(0); if (fd0 != 0 || fd1 != 1 || fd2 != 2) { printf("init failed\n"); exit(-1);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pid_t pid; if (argc != 2) { usage(); return -1; } signal(SIGCHLD, SIG_IGN); len200 = strlen(head200); len404 = strlen(head404); len503 = strlen(head503); daemon_init(); //转为后台程序,如需打印调试,把这行注释掉 if (write_pid() < 0) //避免同时有多个该程序在运行 return -1; if (pipe(fd1) < 0) { perror("pipe failed"); exit(-1); } if (s_pipe(fd2) < 0) { perror("pipe failed"); exit(-1); } int port = atoi(argv[1]); //initialize servaddr and listenfd...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listen(listenfd, 1000); int i; for (i = 0; i < PRECHILD ; i++) { //父进程预fork 子进程 if ((pid = fork()) < 0) { perror("fork faild"); exit(3); } else if (pid == 0) { answer(listenfd); } else { printf("have create child %d\n", pid); } } char e = 'e'; char c = 'c'; int req_num = 0; int child_num = PRECHILD; REPORT rep; while (1) { //printf("req_num = %d, child_num = %d\n", req_num, child_num); if (read(fd1[0], &rep, sizeof(rep)) < sizeof(rep)) {//等待子进程发来消息 perror("parent read pipe failed"); exit(-1); } //printf("parent: receive from %d\n", pid); if (rep.status == 'n') {//子进程刚accept了新的请求 req_num ++; printf("parent: %d have receive new request\n", rep.pid); if (req_num >= child_num && child_num <= MAXCHILD) { //请求数过多,创建更多子进程 if ((pid = fork()) < 0) { perror("fork faild"); exit(3); } else if (pid == 0) { answer(listenfd); } else { printf("have create child %d\n", pid); child_num ++; } } } else if (rep.status == 'f') {//子进程刚处理完了一个请求 req_num --; //printf("parent: %d have finish a request\n", rep.pid); if (child_num > (req_num + 1) && child_num > PRECHILD) {//子进程数过多,删除多余的子进程 if (write(fd2[1], &e, sizeof(e)) < sizeof(e)) { perror("pa write pipe failed"); exit(-2); } //printf("tell child exit\n"); child_num --; } else { if (write(fd2[1], &c, sizeof(c)) < sizeof(c)) {//让子进程继续等待accept perror("pa write pipe failed"); exit(-2); } //printf("tell child continue\n"); } } } return 0; } 利用fork()创建多个子进程 11:09 pm on Oct 23rd 2010 greenMay 之间我学习了创建一个子进程,也大致理解了子进程与父进程的关系。今天无意间遇到一个创建多个子进程的问题,结果还发现了点小bug,现在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我需要实现的目标如下:编写一段源程序,使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 一开始我的主要代码如下: view source print? 01 int main() 02 { 03 pid_t child1; 04 pid_t child2; 05 child1 = fork(); 06 child2 = fork(); 07 if(child1 == 0) 08 { 09 printf("Child1:a\n"); 10 return 0; 11 } 12 if(child2 == 0) 13 { 14 printf("Child2:b\n"); 15 return 0; 16 } 17 else 18 { 19 waitpid(child1,NULL,0); 20 waitpid(child2,NULL,0); 21 printf("Parent:c\n"); 22 } 23 return 0; 24 } 奇怪的是,我得到的是这样一个结果: Child1:a Child1:a Child2:b Parent:c 竟然有两个Child1。可是我的代码里明明只是让Chidl1打印一次啊。搜索到一篇好的博文。文章仔细分析了和我几乎相同的情况。事实上,是我的粗心和对fork()的理解不深刻导致了上述的奇怪问题。 我们知道,fork()之后,我们还是首先执行的是父进程,也就是如下代码段: view source print? 1 waitpid(child1,NULL,0); 2 waitpid(child2,NULL,0); 3 printf("Parent:c\n"); 然后waitpid(child1,NULL,0),进入child1的执行。child1将要执行的是如下的的代码段: view source print? 1 child2 = fork(); 2 if(child1 == 0) 3 { 4 printf("Child1:a\n"); 5 return 0; 6 } 注意,第一行的那个child2 = fork()!这就意味着对于child1来说,它自己又要创建一个子进程,这时候他成为了父亲。这时候,它有一个儿子child2,但是这个child2不同与我们刚才定义的那个child2,这个child2其实是parent的孙子。之所以又打印了一边Child1。如果加上如下代码就明白了: view source print? 01 child2 = fork(); 02 if(child1 == 0) 03 { 04 if(child2 == 0) 05 { 06 printf("GrandChild!\n"); 07 } 08 printf("Child1:a\n"); 09 return 0; 10 } 这时候将出现: Child1:a GrandChild! Child1:a Child2:b Parent:c 恩,这就很明白了!我无意间多调用了一次child2=fork(); 所以,如果要达到我最初的目的,需要改变child2的fork()的位置: view source print? 01 #include <stdio.h> 02 #include <unistd.h> 03 #include <sys/types.h> 04 #include <sys/wait.h> 05 int main() 06 { 07 pid_t child1; 08 pid_t child2; 09 child1 = fork(); 10 child2 = fork(); 11 if(child1 == 0) 12 { 13 printf("Child1:a\n"); 14 return 0; 15 } 16 if(child2 == 0) 17 { 18 printf("Child2:b\n"); 19 return 0; 20 } 21 else 22 { 23 waitpid(child1,NULL,0); 24 waitpid(child2,NULL,0); 25 printf("Parent:c\n"); 26 } 27 return 0; 28 } 我参照的那个博文最后给出了一个更为普遍的fork()创建多进程的程序框架: view source print? 01 pid_t create_child() 02 { 03 pid_t p = fork(); 04 if( p == 0 ) 05 { 06 printf("in child %d\n", getpid()); 07 //do something 08 return 0; 09 } 10 return p; 11 } 12 int main(void) 13 { 14 pid_t p1 = create_child(); 15 pid_t p2 = create_child(); 16 17 int st1, st2; 18 waitpid( p1, &st1, 0); 19 waitpid( p2, &st2, 0); 20 printf("in parent, pid = %d\n", getpid()); 21 printf("in parent, child 1 exited with %d\n", st1); 22 printf("in parent, child 2 exited with %d\n", st2); 23 return 0; 24 } 注意到,期中的create_child()函数最后有一个return p。这个return p将pid返回给了父进程,其实也是将子进程对于CPU的控制权交还给了父进程,这样就避免了多个子进程在创建之时互相影响了。 可以说,今天的这个问题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代码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 最后,向我引用的那篇文章致敬! Linux内核对多进程和多线程的支持方式: 线程机制支持并发程序设计技术,在多处理器上能真正保证并行处理。而在linux实现线程很特别,linux把所有的线程都当作进程实现。linux下线程看起来就像普通进程(只是该进程和其他进程共享资源,如地址空间)。上述机制与Microsoft windows或是Sun Solaris实现差异很大。 Linux的线程实现是在核外进行的,核内提供的是创建进程的接口do_fork()。内核提供了两个系统调用__clone()和fork(),最终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do_fork()核内API。 do_fork() 提供了很多参数,包括CLONE_VM(共享内存空间)、CLONE_FS(共享文件系统信息)、CLONE_FILES(共享文件描述符表)、CLONE_SIGHAND(共享信号句柄表)和CLONE_PID(共享进程ID,仅对核内进程,即0号进程有效)。当使用fork系统调用产生多进程时,内核调用do_fork()不使用任何共享属性,进程拥有独立的运行环境。当使用pthread_create()来创建线程时,则最终设置了所有这些属性来调用__clone(),而这些参数又全部传给核内的do_fork(),从而创建的”进程”拥有共享的运行环境,只有栈是独立的,由 __clone()传入。 即:Linux下不管是多线程编程还是多进程编程,最终都是用do_fork实现的多进程编程,只是进程创建时的参数不同,从而导致有不同的共享环境。Linux线程在核内是以轻量级进程的形式存在的,拥有独立的进程表项,而所有的创建、同步、删除等操作都在核外pthread库中进行。pthread 库使用一个管理线程(__pthread_manager() ,每个进程独立且唯一)来管理线程的创建和终止,为线程分配线程ID,发送线程相关的信号,而主线程pthread_create()) 的调用者则通过管道将请求信息传给管理线程。 很多朋友都说使用多线程的好处是资源占用少,其隐含之意就是说进程占用资源比线程多,对吧?但实际上Linux下多进程是否就真的点用很多资源呢?暂且不说进程是否比线程占用资源多,就进程占用资源的多少情况而言,Linux确实是做得相当节省的。产生一个多进程时肯定是要产生的一点内存是要复制进程表项,即一个task_struct结构,但这个结构本身做得相当小巧。其它对于一个进程来说必须有的数据段、代码段、堆栈段是不是全盘复制呢?对于多进程来说,代码段是肯定不用复制的,因为父进程和各子进程的代码段是相同的,数据段和堆栈段呢?也不一定,因为在Linux里广泛使用的一个技术叫copy-on-write,即写时拷贝。copy-on-write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资源节省,假设有一个变量x在父进程里存在,当这个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或多个子进程时这个变量x是否复制到了子进程的内存空间呢?不会的,子进程和父进程使用同一个内存空间的变量,但当子进程或父进程要改变变量x的值时就会复制该变量,从而导致父子进程里的变量值不同。父子进程变量是互不影响的,由于父子进程地址空间是完全隔开的,变量的地址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Linux的”线程”和”进程”实际上处于一个调度层次,共享一个进程标识符空间,这种限制使得不可能在Linux上实现完全意义上的POSIX线程机制,因此众多的Linux线程库实现尝试都只能尽可能实现POSIX的绝大部分语义,并在功能上尽可能逼近。Linux进程的创建是非常迅速的。内核设计与实现一书中甚至指出Linux创建进程的速度和其他针对线程优化的操作系统(Windows,Solaris)创建线程的速度相比,测试结果非常的好,也就是说创建速度很快。由于异步信号是内核以进程为单位分发的,而LinuxThreads的每个线程对内核来说都是一个进程,且没有实现”线程组”,因此,某些语义不符合POSIX标准,比如没有实现向进程中所有线程发送信号,README对此作了说明。LinuxThreads中的线程同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信号基础上的,这种通过内核复杂的信号处理机制的同步方式,效率一直是个问题。LinuxThreads 的问题,特别是兼容性上的问题,严重阻碍了Linux上的跨平台应用(如Apache)采用多线程设计,从而使得Linux上的线程应用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在Linux社区中,已经有很多人在为改进线程性能而努力,其中既包括用户级线程库,也包括核心级和用户级配合改进的线程库。目前最为人看好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RedHat公司牵头研发的NPTL(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另一个则是IBM投资开发的NGPT(Next Generation Posix Threading),二者都是围绕完全兼容POSIX 1003.1c,同时在核内和核外做工作以而实现多对多线程模型。这两种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LinuxThreads的缺点,且都是重起炉灶全新设计的。 综上所述的结论是在Linux下编程多用多进程编程少用多线程编程。 IBM有个家伙做了个测试,发现切换线程context的时候,windows比linux快一倍多。进出最快的锁(windows2k的 critical section和linux的pthread_mutex),windows比linux的要快五倍左右。当然这并不是说linux不好,而且在经过实际编程之后,综合来看我觉得linux更适合做high performance server,不过在多线程这个具体的领域内,linux还是稍逊windows一点。这应该是情有可原的,毕竟unix家族都是从多进程过来的,而 windows从头就是多线程的。 如果是UNIX/linux环境,采用多线程没必要。 多线程比多进程性能高?误导! 应该说,多线程比多进程成本低,但性能更低。 在UNIX环境,多进程调度开销比多线程调度开销,没有显著区别,就是说,UNIX进程调度效率是很高的。内存消耗方面,二者只差全局数据区,现在内存都很便宜,服务器内存动辄若干G,根本不是问题。 多进程是立体交通系统,虽然造价高,上坡下坡多耗点油,但是不堵车。 多线程是平面交通系统,造价低,但红绿灯太多,老堵车。 我们现在都开跑车,油(主频)有的是,不怕上坡下坡,就怕堵车。 高性能交易服务器中间件,如TUXEDO,都是主张多进程的。实际测试表明,TUXEDO性能和并发效率是非常高的。TUXEDO是贝尔实验室的,与UNIX同宗,应该是对UNIX理解最为深刻的,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1. 散沙 2010年7月10日08:43 回复 | 引用 | #1 文章很有深度,我们把握一个尺度就可以了,在windows下使用线程,unix下则使用进程就可以了 2. rjoo 2010年9月9日13:49 回复 | 引用 | #2 错的太多了,博主,应该看看新资料了。 现在都2010年了,NPTL早就取代了老的Linux thread。而且通常多线程有性能优势,但是多进程更稳定,并且通常性能瓶颈不在于是进程模型还是线程模型而在于IO。 3. rjoo 2010年9月9日13:56 回复 | 引用 | #3 关于那个critical section和pthread_mutex_t,critical section本质上是一个自旋锁,短期锁当然快,不知道你说的那个IBM的哥们怎么比的,要比也该是和pthread_spinlock_t比。 4. admin 2010年9月9日17:28 回复 | 引用 | #4 rjoo挺热心的,呵呵,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但有几个地方我可以解答一下: 1. Linux下没有线程的概念,pthread线程实质是通过轻量级进程实现的。你说瓶颈在IO,这一点我很赞同你的意见,作者如果能再写个IO操作的文章来的话就会更好了。 2. mutex和critical section的确是不能比的。一个涉及到内核,一个没有涉及到内核。呵呵,很佩服你对这些东西的掌握程度,有机会多交流。 ^_^ 5. 定时 2010年9月9日17:40 回复 | 引用 | #5 我们组的最近项目的经验告诉我们能用多进程不用多线程,多线程安全编程难,而且锁会早成效率很低,甚至不如单线程,你说的NPTL我知道,他只是多线程优化了并不能改变多线程安全编程的问题,锁的问题。谢谢指教,实践出真知。 @rjoo 6. 定时 2010年9月9日17:44 回复 | 引用 | #6 你说的锁,我确实不太了解,但是我们leader对它很了解,就是最近的一个项目,锁搞得他很郁闷,他也终于同意我的关键,尽可能不用多线程。 @rjoo 7. rjoo 2010年9月29日13:41 回复 | 引用 | #7 @admin Linux下没有线程的概念,pthread线程实质是通过轻量级进程实现的—这是2.4内核以前的情况(实际上是2.0时引入的,那可实在是太久了),2.4内核引入NGPL,2.6内核线程支持改为NPTL。NPTL实现的是1:1的线程模型(有资料说Win也是这种实现,虽然不太确定,但我觉得可能性很大),而NGPT虽然是理论上最先进的m:n线程模型,但最后实现出来的性能差NPTL一大截,最后被抛弃。看看文中说法就知道要么文章写的很早,要么作者看了一堆十年前的资料。 给个链接: http://www.kegel.com/c10k.html#threads.linuxthreads 8. finalday 2010年10月15日17:26 回复 | 引用 | #8 忍不住跳出来说,作者对并发编程的理解还不行。 比如说锁的问题,说得好像是多线程才需要的东西一样。如果一个应用多进程时完全不用锁,多线程也就多一个轻量级锁——锁一下,各回各家,每个线程用自己的专有存储,之后不就和多进程一样了?这样会被搞得很郁闷?当然不会。所以说明那个应用对于数据共享的需求不是这么简单,既然不是这么简单,多进程程序一样要加锁。多进程的加解锁代价可比多线程大得多了,共享数据和协作也麻烦多了。 多线程编程难不难?难,但这是由于并发本身的难度引起的。“锁”,“安全编程”不管是多线程还是多进程都一样会遇到。 多线程的最大优点是数据共享和协作方便。 多进程的最大优点是挂了一个进程不会影响其他进程,资源也不会泄露,故比较能容忍程序员犯错。 至于两者裸奔比性能,真的没啥意义。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2000-202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分省年度)面板数据集-最新更新.zip

2000-202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分省年度)面板数据集-最新更新.zip
recommend-type

PPT保护工具PDFeditor专业版-精心整理.zip

PPT保护工具PDFeditor专业版-精心整理.zip
recommend-type

Spring Boot Docker 项目:含项目构建、镜像创建、应用部署及相关配置文件,容器化部署.zip

1、资源项目源码均已通过严格测试验证,保证能够正常运行; 2、项目问题、技术讨论,可以给博主私信或留言,博主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3、本项目比较适合计算机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使用,尤其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更为适合; 4、下载使用后,可先查看README.md文件(如有),本项目仅用作交流学习参考,请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recommend-type

考研英语真题及详解-精心整理.zip

考研英语真题及详解-精心整理.zip
recommend-type

Jupyter_AI 人工智慧開發入門.zip

Jupyter-Notebook
recommend-type

Java集合ArrayList实现字符串管理及效果展示

资源摘要信息:"Java集合框架中的ArrayList是一个可以动态增长和减少的数组实现。它继承了AbstractList类,并且实现了List接口。ArrayList内部使用数组来存储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且允许其中存储重复的元素,也可以包含null元素。由于ArrayList实现了List接口,它支持一系列的列表操作,包括添加、删除、获取和设置特定位置的元素,以及迭代器遍历等。 当使用ArrayList存储元素时,它的容量会自动增加以适应需要,因此无需在创建ArrayList实例时指定其大小。当ArrayList中的元素数量超过当前容量时,其内部数组会重新分配更大的空间以容纳更多的元素。这个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但它可能导致在列表变大时会有性能上的损失,因为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更大的数组,并将所有旧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 在Java代码中,使用ArrayList通常需要导入java.util.ArrayList包。例如: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Hello"); list.add("World"); // 运行效果图将显示包含"Hello"和"World"的列表 } } ``` 上述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list的ArrayList实例,并向其中添加了两个字符串元素。在运行效果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个列表的内容。ArrayList提供了多种方法来操作集合中的元素,比如get(int index)用于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set(int index, E element)用于更新指定位置的元素,remove(int index)或remove(Object o)用于删除元素,size()用于获取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等。 为了演示如何使用ArrayList进行字符串的存储和管理,以下是更加详细的代码示例,以及一个简单的运行效果图展示: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存储字符串的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 向ArrayList中添加字符串元素 list.add("Apple"); list.add("Banana"); list.add("Cherry"); list.add("Date"); // 使用增强for循环遍历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遍历ArrayList:"); for (String fruit : list) { System.out.println(fruit); } // 使用迭代器进行遍历 System.out.println("使用迭代器遍历:");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frui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fruit); } // 更新***List中的元素 list.set(1, "Blueberry"); // 移除ArrayList中的元素 list.remove(2); // 再次遍历ArrayList以展示更改效果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ArrayList:"); for (String fruit : list) { System.out.println(fruit); } // 获取ArrayList的大小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的大小为: " + list.size()); } } ``` 在运行上述代码后,控制台会输出以下效果图: ``` 遍历ArrayList: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使用迭代器遍历: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修改后的ArrayList: Apple Blueberry Date ArrayList的大小为: 3 ``` 此代码段首先创建并初始化了一个包含几个水果名称的ArrayList,然后展示了如何遍历这个列表,更新和移除元素,最终再次遍历列表以展示所做的更改,并输出列表的当前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ArrayList是如何灵活地管理字符串集合的。 此外,ArrayList的实现是基于数组的,因此它允许快速的随机访问,但对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通常需要移动后续元素以保持数组的连续性,所以这些操作的性能开销会相对较大。如果频繁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可以考虑使用LinkedList,它基于链表实现,更适合于这类操作。 在开发中使用ArrayList时,应当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特别是当知道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将非常大时,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内存消耗。针对特定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集合类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程序性能和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MATLAB信号处理优化】:算法实现与问题解决的实战指南

![【MATLAB信号处理优化】:算法实现与问题解决的实战指南](https://i0.hdslb.com/bfs/archive/e393ed87b10f9ae78435997437e40b0bf0326e7a.png@960w_540h_1c.webp) # 1. MATLAB信号处理基础 MATLAB,作为工程计算和算法开发中广泛使用的高级数学软件,为信号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箱。本章将介绍MATLAB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的类型、特性以及MATLAB处理信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1.1 信号的种类与特性 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示,可以是时间、空间或者其它形式的函数。信号可以被分
recommend-type

在西门子S120驱动系统中,更换SMI20编码器时应如何确保数据的正确备份和配置?

在西门子S120驱动系统中更换SMI20编码器是一个需要谨慎操作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正确备份和配置。这里是一些详细步骤: 参考资源链接:[西门子Drive_CLIQ编码器SMI20数据在线读写步骤](https://wenku.csdn.net/doc/39x7cis876?spm=1055.2569.3001.10343) 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首先确保已经备份了当前工作的SMI20编码器的数据。这通常需要使用STARTER软件,并连接CU320控制器和电脑。 2. 从拓扑结构中移除旧编码器,下载当前拓扑结构,然后删除旧的SMI
recommend-type

实现2D3D相机拾取射线的关键技术

资源摘要信息: "camera-picking-ray:为2D/3D相机创建拾取射线" 本文介绍了一个名为"camera-picking-ray"的工具,该工具用于在2D和3D环境中,通过相机视角进行鼠标交互时创建拾取射线。拾取射线是指从相机(或视点)出发,通过鼠标点击位置指向场景中某一点的虚拟光线。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中,允许用户通过鼠标操作来选择、激活或互动场景中的对象。为了实现拾取射线,需要相机的投影矩阵(projection matrix)和视图矩阵(view matrix),这两个矩阵结合后可以逆变换得到拾取射线的起点和方向。 ### 知识点详解 1. **拾取射线(Picking Ray)**: - 拾取射线是3D图形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从相机出发穿过视口(viewport)上某个特定点(通常是鼠标点击位置)的射线。 - 在游戏和虚拟现实应用中,拾取射线用于检测用户选择的对象、触发事件、进行命中测试(hit testing)等。 2. **投影矩阵(Projection Matrix)与视图矩阵(View Matrix)**: - 投影矩阵负责将3D场景中的点映射到2D视口上,通常包括透视投影(perspective projection)和平面投影(orthographic projection)。 - 视图矩阵定义了相机在场景中的位置和方向,它将物体从世界坐标系变换到相机坐标系。 - 将投影矩阵和视图矩阵结合起来得到的invProjView矩阵用于从视口坐标转换到相机空间坐标。 3. **实现拾取射线的过程**: - 首先需要计算相机的invProjView矩阵,这是投影矩阵和视图矩阵的逆矩阵。 - 使用鼠标点击位置的视口坐标作为输入,通过invProjView矩阵逆变换,计算出射线在世界坐标系中的起点(origin)和方向(direction)。 - 射线的起点一般为相机位置或相机前方某个位置,方向则是从相机位置指向鼠标点击位置的方向向量。 - 通过编程语言(如JavaScript)的矩阵库(例如gl-mat4)来执行这些矩阵运算。 4. **命中测试(Hit Testing)**: - 使用拾取射线进行命中测试是一种检测射线与场景中物体相交的技术。 - 在3D游戏开发中,通过计算射线与物体表面的交点来确定用户是否选中了一个物体。 - 此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射线与不同物体类型的交互,例如球体、平面、多边形网格等。 5. **JavaScript与矩阵操作库**: - JavaScript是一种广泛用于网页开发的编程语言,在WebGL项目中用于处理图形渲染逻辑。 - gl-mat4是一个矩阵操作库,它提供了创建和操作4x4矩阵的函数,这些矩阵用于WebGL场景中的各种变换。 - 通过gl-mat4库,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执行矩阵运算,而无需手动编写复杂的数学公式。 6. **模块化编程**: - camera-picking-ray看起来是一个独立的模块或库,它封装了拾取射线生成的算法,让开发者能够通过简单的函数调用来实现复杂的3D拾取逻辑。 - 模块化编程允许开发者将拾取射线功能集成到更大的项目中,同时保持代码的清晰和可维护性。 7. **文件名称列表**: - 提供的文件名称列表是"camera-picking-ray-master",表明这是一个包含多个文件和子目录的模块或项目,通常在GitHub等源代码托管平台上使用master分支来标识主分支。 - 开发者可以通过检查此项目源代码来更深入地理解拾取射线的实现细节,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扩展功能。 ### 结论 "camera-picking-ray"作为一个技术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高效生成和使用拾取射线的方法。它通过组合和逆变换相机矩阵,允许对3D场景中的物体进行精准选择和交互。此技术在游戏开发、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了解和应用拾取射线,开发者可以显著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和操作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