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聚类的原理,掌握常见聚类的算法,掌握使用Mahout实现K-Means聚类
时间: 2024-05-10 10:20:00 浏览: 96
K-means聚类算法研究及应用.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到同一类别中。聚类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距离的聚类和基于分布的聚类。
常见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层次聚类和DBSCAN。其中,K-Means是最常见的聚类算法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点分为K个簇,每个簇包含距离最近的数据点。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1. 随机选择K个初始质心点;
2. 对于每个数据点,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中;
3. 更新每个簇的质心,即将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坐标取平均值作为新的质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不再改变。
基于分布的聚类算法包括高斯混合模型(GMM)和密度聚类。GMM假设数据点来自于多个高斯分布,通过最大化数据点对应的概率分布来确定每个数据点属于哪个簇。密度聚类则将数据点看作空间中的密度分布,通过寻找高密度区域来确定簇的边界。
在Mahout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K-Means聚类:
1. 准备数据集:
```
// 创建向量集
List<Vector> vectors = new ArrayList<Vector>();
// 添加向量
vectors.add(new RandomAccessSparseVector(3));
vectors.add(new RandomAccessSparseVector(3));
vectors.add(new RandomAccessSparseVector(3));
```
2. 配置聚类算法:
```
// 配置聚类算法
KMeansClusteringPolicy policy = new KMeansClusteringPolicy();
policy.setClusterClassificationThreshold(0.01);
policy.setMaxIterations(10);
policy.setNumClusters(2);
policy.setDistanceMeasure(new EuclideanDistanceMeasure());
```
3. 运行聚类算法:
```
// 运行聚类算法
KMeansDriver.run(new Path("input"), new Path("output"), new Path("clusters"), new EuclideanDistanceMeasure(), 0.001, 10, true, false);
```
其中,第一个参数为输入数据集路径,第二个参数为输出路径,第三个参数为质心路径,第四个参数为距离度量方法,第五个参数为收敛阈值,第六个参数为最大迭代次数,第七个参数为是否输出聚类结果,第八个参数为是否输出详细日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