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 cv2.inRange(hsv, lower_blue, upper_blue) # cv2.inRange()可以清晰看到某个颜色区域图像位于图像的什么地方 kernel = cv2.getStructuringElement(cv2.MORPH_RECT, (4, 5)) # 返回指矩形和尺寸的结构元素,第二和第三个参数分别是内核的尺寸以及锚点的位置, # img_erode = cv2.erode(mark, kernel, iterations=1) img_dilated = cv2.dilate(mark, kernel, iterations=3)
时间: 2024-04-09 18:30:09 浏览: 188
这段代码是用于处理图像的颜色区域。首先,通过cv2.inRange()函数将图像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并根据指定的上下阈值来提取出指定颜色的区域,得到一个二值图像mark。
接下来,使用cv2.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数创建一个矩形形状的结构元素(kernel),用于形态学操作。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形态学操作的形状,这里是矩形;第二个参数指定内核的尺寸,这里是(4, 5);第三个参数是锚点的位置,默认为(-1, -1)。
然后,通过cv2.dilate()函数对mark进行膨胀操作,将颜色区域进行扩展。iterations参数指定膨胀的次数,这里是3次。膨胀操作可以使颜色区域更加连通和明显。
这样处理后的img_dilated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指定颜色区域在原图像中的位置。
阅读全文